“医生,请问手术做好了吗?”
“手术很成功,切下来的组织已经送病理科做病理分析了。”
“啥叫病理科?为啥做病理分析?”
……
相信很多做过手术的人曾对医生问过同样的问题,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认识一下“病理科”。没错,我们是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医务人员。
一张桌子、一台显微镜、一摞切片标本,就在这方寸之间的微观世界,病理科医生用“火眼金睛”探索疾病背后的秘密,拨开病症的重重迷雾“断案”定性。如今,病理医生借助多种多样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在大规模肿瘤筛查,肿瘤良恶性诊断,甚至是手术中切缘是否“干净”的快速判定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了临床医生“最值得依赖的伙伴”。
衡水市四院病理科始建于1995年,至今已发展成为集诊断、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要科室,病理诊断不仅是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最可靠的依据,而且是目前公认的疾病辅助诊断中最可信赖的诊断方法,特别在肿瘤性质的确定方面,是目前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终末诊断。病理科不直接面对病人,其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临床医师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
曾有病人家属问我们,一个病理分析为啥要等好几天?是的,普通的病理检查报告需要三到五个工作日出结果,特殊检查需要的时间则更长。这是因为病理诊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
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显微镜下分析各类组织和细胞。为刚送来的标本进行登记、核对信息,然后录入电脑并核对信息,取材,将病变组织块儿放入脱水机,对病变组织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处理,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5个小时左右。最后蜡块降温、然后切片,烤片、染色、封片、然后在显微镜下出具病理报告。整个过程丝毫不亚于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前后大概需要二十多道纯手工且精细的“工艺”。
一份看似简单的病理报告的背后,是病理科团队繁琐而细致的一道道“工艺”,像普通标本,一般是3-5天出结果。当然还有些特殊情况,对于术中快速标本,其处理过程依然繁琐,但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我们必须保证在半小时内诊断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手术医生再依据我们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手术方案。所以,每一个病理医生都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于手里的工作,确保每一个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才能最大程度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举个例子,患者不明原因的胸腹水入院,有时候高度质疑恶性肿瘤,但没有病理的支撑,难以拟定诊疗计划。特别是一些患者,因为受积液干扰,影像学查看(X线、CT、MRI等)难以找到原发灶,也难以经过内镜活检、体外穿刺及手术切除等途径取得标本。此刻,胸腹水中的掉落细胞就成了十分宝贵的标本,也是被发现的仅有的临床阳性体征,将胸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制成细胞蜡块,我们依据细胞学形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判断肿瘤的可能来源,为临床后期诊疗指明方向。用细胞蜡块进一步行分子病理查看,从而为患者挑选适宜的分子靶向医治药物。已有不少患者获益于此项技能。
在行业内,病理科医生是“幕后英雄”,虽然没有直接面对患者,但我们作出的病理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医疗指导和依据,决定了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一生,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方法中的核心作用,必须十分谨慎。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的工作十分枯燥。其实也不尽然,显微镜下的世界于我们而言充满可爱与浪漫。都说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过好生活,热爱工作的人才能胜任工作,病理科的小伙伴们便是这样一群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的人。
见微知著、精益求精是四院病理科提炼的“科训”。我们一定不忘病理人的初心,秉承“工匠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止于至善。
作者:刘艳彩(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