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安平县台城村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内,曾有一个保存完好、制作精良的桐木书信箱,现收藏于衡水市博物馆(暂未开放),日前入选河北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它的主人就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台城特别支部和中共河北省第一个县委——安平县委的创始人弓仲韬。


这个书信箱长30.5厘米,宽17厘米,高16.3厘米,外围有手工雕刻的精美图案——箱盖刻有一束在花瓶中盛放的牡丹,箱前后两面对称刻有两头狮子,狮子朝向的信箱右侧面刻有绣球,和绣球对应的另一面刻有两支梅花。



“正是这个书信箱,陪着弓仲韬为中国农村革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安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建抓说,弓仲韬在家乡播撒革命火种、创建安平“两个第一”的艰辛革命历程,以及在历经四名亲人牺牲与自己被害双目失明等种种磨难之后,依然不忘初心、忠心向党,正体现了梅花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弓仲韬出生在安平县台城村一个书香之家,世代持有耕读家风,受家庭影响,他自幼勤奋好学,时常沉浸于书海,并练得一手好字。勤学也为弓仲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书海中他接触到了反对强权、要求平等、向往自由等思想,对日后冲破封建束缚、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916年至1922年,弓仲韬孤身到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求学,在那里结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1923年4月,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李大钊安排他回乡发展组织进行斗争。为掩人耳目,弓仲韬回乡后,卖掉自家田地,以办“平民夜校”为名,向贫苦农民传播革命思想。


李建抓介绍说,书信箱曾经是文人墨客书房中的必备物品,用于存放友人来往信件。在弓仲韬受李大钊的派遣回到家乡后,他就是一直以信件和李大钊同志保持联络,接收上级指示,汇报革命工作的。当时,弓仲韬发展的第一名农民党员弓凤洲就曾担任弓仲韬的交通员,经常以菜贩的身份四处传递信件,协助弓仲韬开展革命工作。


在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旁边,复建的弓仲韬故居里悬挂着通俗易懂的“平民千字文”,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时每一个激情澎湃的夜晚,弓仲韬在煤油灯下、在书信箱旁奋笔疾书为苍生的动人场景……


在纪念馆馆藏中,还有很多弓仲韬用过的文物。但唯独这一件,因为有他的手写签名而弥足珍贵。在信箱盖内侧,弓仲韬以小楷签名,字迹清秀俊朗、遒劲洒脱,折射出他坚韧不屈的革命性格。



弓仲韬的这个书信箱,同其他革命文物一样,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传统。它是革命历史的真实见证者,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是一堂常学常新的红色文化课堂,时刻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砥砺奋进。


通讯员:姚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