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上午,“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启动活动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广州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围绕基层疫情防控、冬春季疫情态势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钟南山:当前疫情防控遇到病例散发、病毒变种新挑战



钟南山院士说,现在我们又遇到了两个挑战,一个是病例散发的,在农村的传播,还有遇到了几个病毒变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最近对疫苗效果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都是非常亟待解决的。随着病人减少,环境改善,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就放松了警惕。现在为什么有些地区,散发的、局部性的传播厉害,我们要好好思考。马上要春节了,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抓紧做好科学研究。


农村防疫是重点


钟南山院士31日表示,现在农村是重点,从最近发病的情况来看,60%到70%都在农村。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争取就地过年,高风险地区必须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就地过年。新冠肺炎有一个特点跟SARS不一样,它有时候感染了没症状,但是有明显的传染性。春节在农村提倡少串门,特别是少聚会。另外,有不舒服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要等到病情很厉害再去看。农村地区重点需要提高认识,及时检查、及时看医生、及时做核酸检查。 


局部出现集聚性感染,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警惕


钟南山表示,目前基层的病毒检测能力比较薄弱,要借助先进科技,帮助基层提升能力,将灭火变成防火。


钟南山表示,目前的疫情形势是,国内的局部地区出现了疫情蔓延的情况,而在国际上,疫情形势仍然居高不下,而且当前的天气在客观上不利于疫情防控。因此,广州实验室就考虑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钟南山认为,以前的防控工作重点是在城市,但是从近期国内出现的感染情况来看,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出现的感染案例主要是在农村和广大基层,基层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的疫情知识普及面相对比较薄弱,检测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从方便基层群众、有利益基层疫情防控的角度考虑,要在“科普、培训、检测”上做工作,通过科技的力量,利用先进的防控移动检测实验室等设备,将灭火变成防火。


钟院士还特别介绍说,其中的“轻骑兵”移动检测车,有很高的科技成分,可以做到自动取样、自动检测,半个小时之内就能出结果,而且车体较小,可以抵达较为边远的地区,尤其是可以为边防战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的初衷,就是要为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服务,这次的万里行活动只是一个开始,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多省市合作的特点,体现科技助力防控工作。为什么局部出现了集聚性的感染,说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警惕,要好好总结。”


注射了新冠疫苗不用戴口罩?钟南山:答案是否定的


有记者提问,注射了疫苗是否就不用戴口罩了?钟南山表示,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的疫苗主要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它安全性非常好,对它的作用评估的话,一般注射第一剂以后出现抗体了,这个抗体大概也就是60%、70%,第二剂注射完14天以后,它的抗体水平能够达到保护接近90%。疫苗打完起码两到三周以后才有抗体,在注射疫苗和产生抗体的间隙,仍有感染风险,也要注意个人防护。 


钟南山:中国疫苗安全性较高,产生抗体至少维持半年以上


钟南山说,疫苗临床试验有效性数据有差别,在于不同的标准。不管是科兴还是国药疫苗,我们一期和二期试验在中国做好了,但三期试验没有地方做,因为中国患者不多,所以我们需要花很大时间跟有疫情的国家做谈判做三期试验,一些国家想要自己做,这样不同国家标准差别就很大,我们要经受更多考验。比如有些国家大量注射的是医护人员,这些人群本身就有很大感染风险,所以现在有不同的有效性数据出来。


钟南山说,中国疫苗,从一开始打到目前7个月,快8个月了,抗体还维持在90%的水平。疫苗最重要还是安全性,全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可靠性比较高。轻症的一般副反应是十万分之六,就是打完有些发烧,胳膊有些疼,重症的是百万分之一。我们平常打流感疫苗也有百万分之三。打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不良反应,100%没反应是不可能的。国药和科兴这两款中国疫苗,已经在全国接种了2000多万人次。


钟南山:大约到3月以后,将能看到全球疫情的走势


钟南山院士31日表示,现在有更多国家在接种疫苗,随着疫苗接种增多,新冠患病情况将会改善。疫情形势能否好转,要看2月份和3月份。在强化管理之外,疫苗接种不管是一剂还是两剂,都起码要两到三周后,产生了抗体才有比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大约到3月份以后,我们将能看到全球疫情的走势。 


编辑:王鹏

来源:新华视点、央视、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