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上村位于深州市城区西7.5公里处,700余口人。现隶属穆村乡,地处滹沱河故道冲积地带。土质沙白,水质优良,温度湿度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水果、蔬菜种植条件。村民历代以种植鸭梨、苹果、蜜桃、黄韭等经济作物为生。


据《深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店上村自西汉时期即有何姓人居住,上世纪八十年代,村内何姓仅剩一家,现村中已无此姓。明朝初期,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现为村中大户,其余为王、安、郭、李、高等姓。王姓自北京密云迁来,安姓自南小营迁来,郭姓自白宋庄迁来,李姓自礼门寺迁来。


史上滹沱河多次改道,北宋时期,曾流经店上村北,并在此设水陆码头,逐渐形成繁华的商业贸易重镇——店上镇。镇名当时并不叫“店上镇”,起初,因商业发达,旅店、饭店、杂货店等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年节假日,这一带居民通常汇聚这里,购物消遣,互相打招呼、问候时,就说去这店了、去那店了,或者直接说去店上啦。店上的叫法便在民间自然形成、传开。后来,这个坐落在水陆码头的村落被人们认可,约定俗成,称为店上村。由于这里流动人口多,常居此地的人也多,在当时已发展成一个镇的规模,镇名也更名为店上镇,过去曾有“何家码头店子镇”的说法。


周边村庄出产国内独一无二的深州蜜桃,并列为进献皇宫的“贡品”,外地客商慕名而来。蜜桃经滹沱河运出,未遭颠簸磕碰之苦,保质保鲜地运往全国各地,吸引更多客商云集到此。店上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曾经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副兴盛热闹的繁华景象。


当时的店上镇规模远比现在的店上村大几倍、十几倍。店上村北5里地的庄火头村,即为当时店上镇的装货码头,简称为“装货头”,后随沧海桑田的变迁,改为谐音“庄火头”。多年后,直至现在,两村的村民还在沿袭称店上村为前街、庄火头村为后街,他们仍眷恋着对当年“两村为一村”的追忆。据店上村老人王志善讲,他有一次到庄火头村卖豆腐,村东头某个胡同里一位老人,曾拿出用布包裹着的“店上镇的亭长印鉴”来给他看(据说是方形的)。现这枚印鉴应散落在庄火头村民家中,可见两村确实为一村。此说虽无据可考,但说法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人们都欣然对待。店上村西5里地为王庄村,至今店上村的何家坟地还在王庄村东边的灌渠旁,而离本村很远。按此发展轨迹看,当时的店上镇西面可达近5里外的王庄村。


后因滹沱河水泛滥,又废镇为村,仍称店上村。


店上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曾有“何家开店,厚了王八一顿饭”的故事(李文章讲述)。相传,当时航运发达,土著何家开客栈谋生。是夜更深,镇上家家已关门闭户,何家客栈也已打烊。这时,传来一阵沉重的敲门声,何家老板不忍心唤醒疲惫的伙计,自己披衣起床,打开店门。见是一白发白须的老者,蓬头垢面,困顿不堪。尽管店内客人已满,但又不忍将老者拒之门外,不禁关切地问道:“先生,是否要住店?”来人也不客气,径自进屋找了一屉包子,吃个精光后,又让安排住房。何老板不忍拒绝,把自己卧室让了半边给老者。半夜,何老板发现和自己同室的老者竟然现出了原形,为一只巨大老龟。虽惊奇,却未声张,只安心闭目养神。一早,老者起身离开时,送了何家老板一袋红土,让其在自家住房周围撒一圈。事后不久,滹沱河泛滥,周遭村庄几近淹没,独有何家宅院,地势随水势增高,整院没有流进半滴洪水,致使何家祖宅保留至今。


如今的店上村依然是民风淳朴、环境优美。2012年,店上村被列为“河北省基层建设年示范村”后,村内设施更加完善,街道全部硬化,环境绿化美化,改水改电,修建广场,村容村貌已是改天换地。如今的村民依然是古道热肠、忠实厚道,适逢盛世,正沐十九大春风,谋创新发展大业,用勤劳与智慧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延续着美好的故事……


作者:刘占秋口述 季竹林整理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