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衡水市委网信办主办的“‘衡’聚网络正能量 ‘水’润e心好风尚”展示交流活动征集阶段已经完成,现进入优秀作品网上展播阶段。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好故事——倡导网络正能量 争做校园好网民
苏新芬,一名深耕教育前线的网络文明筑梦人。在数字化浪潮中,她始终秉持以技术赋能教育,用智慧守护成长的育人理念,将网络工具转化为学生成长的阶梯。作为课堂创新的实践者,她擅长将优质网络资源转化为生动课程;作为数字素养的启蒙者,她设计辨真伪实践课程、培育信息判读力;作为家校共育的桥梁,她通过特色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用网习惯。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日常工作里,苏新芬宛如一名寻宝人,在学科网、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等诸多优质网络平台间探寻,每次备课苏新芬会花费大量时间筛选资源,一旦发现契合教学需求的素材,便如获至宝。苏新芬通过观看名师直播课堂、讲座,借鉴教育名家的创新思路和创意素材,结合图片、音频、视频、互动小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点,成功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固定模式与教材局限。课堂上,她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那些曾经让学生们头疼的抽象概念,在丰富多样的资源辅助下,变得轻松易解 。
线上线下同步,避免沉迷网络。学生王宇的家长反映,孩子原来成绩一直很好,可现在一有时间就上网玩游戏,成绩直线下降,视力也越来越差,稍一批评就又蹦又跳,家长对此一筹莫展。为帮助王宇戒掉网瘾,苏新芬在课下与他谈心,了解到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只是一看到网上有趣的视频和小游戏就不能控制自己。苏新芬针对这个众多家长普遍头疼的问题,在班级开展了 “网络的好处与危害”“网络防沉迷”等系列主题班会,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表现进行讨论;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知识手抄报比赛、我和手机的故事演讲比赛、踢毽子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向家长推荐中国儿童资源网、儿童社交网等优质网站,指导家长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远离不良网络世界。在得知新华书店每个周末都组织辟谣主题猜谜、国学经典讲座、信息辨真伪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活动后,苏新芬就主动和学生家长沟通,带领学生积极报名参与,今年以来就有20多名学生参加主题活动。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时间多了,与不良网络的距离远了,家长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延伸课堂知识,实践辨别真伪。网络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苏新芬积极引导学生化身 “网络小侦探”,将课堂所学知识带入生活实践。在 “小手拉大手,一起辨真伪” 活动中,她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结合一些如“多吃盐防病毒”“你的手机号中奖了”等案例,鼓励学生回家与父母一同行动,通过查阅权威资料、浏览辟谣网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揭开虚假信息的面纱,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拨开信息迷雾的成就感。苏新芬还精心设计课后实践任务,在 “寻找身边的真善美” 活动中,她鼓励小学生们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温暖瞬间,比如拍摄同学间互帮互助完成手工作业的场景,记录社区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打扫房间的过程。学生们将这些照片和文字整理后,在班级平台上分享,每一条分享都能引发热烈讨论。在方寸屏幕间,真实可感的温情与善意悄然传递,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美好,真正实现了课堂知识向生活的延伸。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苏新芬不仅是网络的使用者,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更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和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
编辑:董策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