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衡水湖面沐浴阳光,波光粼粼,湿地生机尽显。10月下旬,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首批越冬候鸟,其中千余只大雁率先抵达,花脸鸭、赤膀鸭等冬候鸟同步现身,标志着该保护区年度候鸟秋冬迁徙季正式启动。
在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批抵达的候鸟构成了湖区的灵动景致。它们时而振翅飞越蓝天,在澄澈天幕下留下优美弧线;时而浮游于平静湖面,享受秋日暖阳下的片刻安宁;时而隐匿于成片芦苇荡中,在枯黄与青绿交织的植被间灵动穿梭。这些大自然的“精灵”,让静谧的湖区瞬间焕发生机,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在衡水湖畔徐徐展开。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区域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关键驿站。“每年有豆雁、红嘴鸥等60余种越冬候鸟在此停歇、觅食,衡水湖已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补给站’。”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张余广表示,首批候鸟顺利抵达,不仅印证了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即将到来的候鸟集中越冬期拉开序幕。接下来,保护区将强化候鸟监测与巡护工作,确保越冬候鸟在湖区安全栖息。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