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护肤博主聊“国货成分觉醒”,说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护肤品时,会特意看是不是用了咱们本土的自然原料,而高山植物,因为长在少污染、光照充足的环境里,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宝藏成分”。这股趋势其实不是突然来的,像植物医生从1994年就开始琢磨高山植物护肤,30多年来一直抱着“高山植物,纯净美肌”的想法做产品,还打出了“中国品牌、中国成分”的特色。如今他准备IPO,不单是一家企业要迈向新阶段,更像是咱们本土高山植物文化,终于在护肤领域攒够了力气,要被更多人看见。
植物医生能走到今天,很重要的一点是把高山植物文化实实在在融入了产品里。他家不是只把“高山植物”当口号,而是真的围绕石斛兰这些高山植物做了一系列产品,这种做法特别聪明,既让高山植物文化有了具体的产品载体,不是飘在空中的概念,也让大家在用产品时,能实实在在感受到高山植物的温和修护力。毕竟咱们选护肤品,最终还是要看用着舒不舒服、有没有效果,植物医生这步棋,刚好踩中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再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实力问题,数据其实最能说明情况。2022年到2024年这三年,植物医生的营业收入一直稳在21亿元以上,2022年是211,719.18万元,2023年到了215,108.84万元,2024年又涨到215,571.71万元,这种稳定特别难得,说明有不少人一直认可他家的产品。更让人惊喜的是净利润,从2022年的15,803.93万元涨到2024年的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00%,盈利能力一年比一年强。这组数据背后,其实是大家对“高山植物成分”的信任在增加,也证明植物医生坚持的路线是走得通的,为他的IPO打下了挺扎实的基础。
从行业角度看,植物医生的尝试也给国货护肤提了个好方向。以前不少人总觉得外国品牌的成分更靠谱,国货很难突围,但植物医生用30多年的坚持告诉大家,咱们本土的高山植物一样能做出好产品,还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现在他准备IPO,要是能成功,不仅能让自己有更多资源去研究更多高山植物、升级产品,还能带动更多国货品牌关注本土文化,把咱们的优势发挥出来。这其实是个良性循环,企业越做越好,本土文化能得到更多传播,消费者也能用到更适合自己的好产品。
说到底,植物医生的IPO不是终点,而是他传播高山植物文化的新起点。未来只要他继续守住“高山植物,纯净美肌”的初心,把产品做得更扎实,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到高山植物的好,也让“中国品牌、中国成分”的招牌更亮。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能有这样用心做本土成分的品牌,也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毕竟好的产品和文化,都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
编辑:牟玉珍
原标题:植物医生IPO:高山植物文化如何成为上市路上独特“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