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赵大地的衡水湖畔,一场以“减负担、增内涵、树新风”为核心的婚俗改革正为一座千年古城注入文明新活力。近年来,河北衡水冀州区以被列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为契机,立足传统与现代交融点,创新推出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文明实践项目,让“婚事新办、简办”的文明新风吹向千家万户,绘就新时代文明婚俗的“冀州样本”。
小婚礼展大文明,古礼新风熠熠生辉
5月2日,在冀州古城遗址公园,10对新人身着汉服在传统礼仪见证下喜结连理,成为今年“五一”最动人的风景。这场精心策划且摒弃了鞭炮喧嚣、拒绝了铺张排场的集体婚礼,营造了文化厚重与仪式庄严的氛围,让婚礼回归庄重典雅的本质。新人代表杨胜煌在现场发出“破陈规、除陋习”的倡议,短短两小时活动,线上线下吸引超万次点赞,成为冀州推动移风易俗的生动注脚。
婚礼的变革不止于此。5月29日,新郎李喆喆用装饰鲜花的电动三轮车迎娶新娘王旭阳,一支由六辆三轮组成的迎亲队成为街头流动的文明风景线。新娘父亲李焕忠感慨道:“这比豪华车队更有纪念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实施以来,全区婚庆平均支出下降超30%,而群众对“简约不减爱”的认同度提升至89%。
婚恋文旅融新景,甜蜜经济蒸蒸日上
冀州区创新探索“婚恋+文旅”融合模式,将公益相亲、集体颁证等婚俗服务融入特色场景,打造可持续的“甜蜜经济”新增长点。在碧水湾码头、玉泽园等地,集体颁证、古风游园、婚纱摄影等环节让婚恋服务更具仪式感。今年七夕,“冀约良缘 七夕盛典”2025年全国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在玉泽园浪漫举行,通过“四重空间转换”创意设计,为单身青年打造沉浸式体验,吸引110名单身青年及5对集体颁证新人代表热情参与。
冀州区还发挥历史文化和生态优势,推动婚俗改革功能延伸,打造了“农光互补示范园”环保集体婚礼基地、“古城遗址公园古韵汉风”古典集体婚礼基地和衡水湖畔浪漫巡游集体婚礼基地。这些集体婚礼基地充满仪式感,既为新人节约费用,又让他们尽览美景,接受移风易俗的文明熏陶。截至目前,三个基地已累计接纳100余对新人参加集体婚礼。
多维举措聚合力,婚俗改革步步深入
近年来,冀州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网络,系统化推进婚俗改革。持续推出“公益红娘”牵线搭桥、“集体婚礼”示范引领、“公益相亲”拓宽渠道等创新举措,精心打造“冀韵新风·情润湖城”婚俗实践品牌,为婚俗新风注入活力。
在具体实践中,冀州区组建了超百人的专业化“公益红娘”队伍,她们精准对接单身青年需求,为青年牵线搭桥,拓宽交友渠道。同时,积极发挥“集体婚礼”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文明新风。此外,还采用“线上 + 线下”融合传播的方式,借助短视频、H5 等新媒体形式,并结合社区宣讲,生动讲好“身边的新风故事”,让文明婚俗观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自觉转变观念、摒弃陈规陋习,营造出文明、健康、积极的婚俗新风尚。
从汉服婚礼的文化自信到三轮迎亲的绿色理念,从甜蜜经济的创新发展到全周期服务的人文关怀。冀州区这场始于婚俗的变革,正以润物无声之力重塑社会风尚,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