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优美宜居,传统文化展牌随处可见,社区食堂、居民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群众服务场所齐全,节假日多彩文化活动接连不断,居民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文明相亲……
如今,走进衡水市桃城区路北街道昊和沁园小区,墙壁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邻里相亲,守望相助”16字愿景正在道德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推动下,不断照进现实。
多彩文化活动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力”
在沁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的展示墙上,展示着一张张群众文化活动的照片。“正是这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拉近了小区居民的距离,加深了邻里情。”衡水初心社工负责人王金秀颇有感触地说。
为了营造邻里乡亲、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氛围,今年端午节期间,社区精心组织了“粽香满园迎端午 邻里共话幸福时”活动。活动初期,社区的孩子们满怀热情地敲开一户户居民的家门,收集起百家之米,每一粒米兜凝聚着邻里的深情厚谊,一场充满爱与欢乐的端午温情盛宴进一步拉近了邻里距离。
“相比农村,社区里都是被钢筋水泥楼房隔开的一家一户,平日里陌生得很。只有拉近大家的距离,居民的关系才能更和谐、更温馨。”王金秀介绍,不仅如此,昊和沁园每年还要举办中秋百家宴活动,将邻里一户户聚集在一起,各家端出一盘自家的拿手好菜,凑齐一桌桌节日佳肴,共庆团圆节日。
百家宴,宴百家,品出“幸福味”;豆米集,集“福气”,传递脉脉温情。这些正是沁园社区通过多彩传统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激发居民内生动力的一个个剪影。
以活动聚人气,以道德聚人情。近年来,沁园社区致力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创新,充分依托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等节点,创新开展了端午节的“粽香满园迎端午”、中秋节“百家宴”、重阳节“敬老宴”等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在凝聚“小家”为“大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居民们感受到小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不断强化居民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营造出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
党建引领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这几天忙得很,我们正在为国庆节的社区庆祝活动进行彩排……”9月12日一大早,昊和沁园小区邻里理事会会长王志勇就急匆匆地赶到居民活动中心,说起眼下的工作,王志勇话里透着兴奋。
今年62岁的王志勇,是一名老党员。“以前农村举办红白喜事,村里都有帮衬的人,可社区里大都是一家一户,彼此关系疏远,遇到红白事儿,找人帮忙就犯难!”王志勇在与沁园社区的组织和鼓励下,与社区其他爱心志愿者组建了红白理事会。自此,社区里的红白事儿上,迎宾送亲,张罗餐饭等便都少不了王志勇和红白理事会的忙前跑后。有了大家的帮忙,社区里的红白事儿即节俭又不失礼节,沁园社区新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以道德力量凝聚群众合力,以党建引领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近年来,在沁园社区,像王志勇这样的热心居民不断涌现。如热爱生活、无私帮助小区居民调解纠纷的“帮大姐”曹会芹,如热心帮邻、义务维修的“维修大爷”梁立升,如五年初心不改、弘扬传统文化的“义工讲师”王素想……他们用凡人善举诠释着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以厚德流光传递着邻里温情。
为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沁园社区还先后成立了公德典范推选委员会、新乡贤群英会、党员志愿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等居民自治服务组织,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和倡导者。截至目前,沁园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500余人,党员先锋志愿者达到60余人。 此外,小区还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显富,组建了红色光影放映队,进一步推广爱国主义教育,邀请河北省道德模范史振平指导提升小区志愿服务工作。
为优化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沁园社区还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了衡水市初心社工,专业社工的加入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专业的社区服务,实现了物业、业主、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和谐、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为丰富道德实践活动,创新社区治理载体,社区设立了“积分银行”,完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居民参加志愿服务的同时,按照居民志愿服务内容给予积分奖励,居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服务或者活动参与机会,让“有德者有得”。
以德立身,成风化人。如今的沁园社区,人人争做正能量发光体,处处闪耀“志愿红”。
精准服务“一老一小”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9月10日,在沁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一堂精彩的合唱课正在进行。在志愿者苏凤君的带领下,30多名老人尽情地拍着手唱着歌儿,现场气氛活跃而温馨。
“以前,每天就是遛遛弯儿,买买菜,退休生活非常单调,如今,我可以每天来这里来唱歌、跳舞,参加文娱活动,还结识了许多老姐妹儿。”居民张丽梅笑着说。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社区志愿者,开设了太极、合唱、模特、朗诵、书法等多彩兴趣公益课堂,让社区老年人尽享美好晚年。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托着“朝阳”,事关千家万户。为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沁园社区坚持把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群体,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让“尊老爱幼”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完美的体现。
心系“一老”,绘就最美“夕阳红”。为让小区老人安享晚年,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沁园社区在衡水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组织下,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相继建设了居民活动中心、社工食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综合养老服务。
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专门为小区白天不能照顾老人的居民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在社区食堂里,80岁以上居民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就餐,对于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小区还依托志愿者积分奖励制度,提供免费送餐到家服务。同时,社区还发动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了“暖心闪送”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乐沁银龄志愿服务队”,实现“老帮老”特色互助养老模式,开展助医、助洁、助急等贴心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养”。
爱系“一小”,托起多彩“童年梦”。每逢寒暑假,沁园社区专门针对放假的孩子们推出公益托管活动,组织小区义工志愿者提供服务,舞蹈、合唱、象棋、国学等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每逢周末,小区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中,丰富孩子们的娱乐休闲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精准服务“一老一小”,不仅提升小区基层治理“温度”,也让“尊老爱幼”在沁园社区渐成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