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会时常遭遇身份瓶颈的制约。如何让具有潜力的个体工商户突破发展"天花板"?让这些市场经济的"小块头"更好迸发"大能量"?《一线经济观察》,今天从个体工商户的进阶之路,看我省如何提升民营经济支撑力,激活市场发展新动能。
本台记者 郑重:
这里是唐山遵化市的一家游泳馆。这家店经营多年,生意一直不错。今年,当负责人计划开设分店,复制成功模式时,却卡在了个体工商户的身份上。
为解决身份带来的扩张难题,他们果断将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随后通过设立分公司的方式开设了同样招牌的分店。
唐山遵化市金海豚游泳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颖超:
我们原有的在个体工商户办理的这些卫生许可证、高危(体育运动许可)证这些,在没到期的时候,我们不用再重新办理,还可以继续沿用。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贡献了海量就业岗位,在餐饮、零售、服务等广泛领域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产品与服务,无数个体户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稳定的小订单。然而,在壮大过程中,个体工商户这个身份逐渐成为自身发展的瓶颈。
保定安国,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份额逐渐向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中,当地许多优质个体户屡屡被挡在大企业供应链门外。
保定安国市德明堂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纪佳明:
(记者:这其实不是国家规定,是他们企业自己约定俗成的,像是一个习惯。)
对,都必须升级,因为个体受局限性太大了。从个体升为企业之后 我的订单比个体那会儿增加了40%这样。
保定安国市兴佳瑞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甲戌:
产品的质量没问题,信誉也没问题,但是给人一种感觉,个体和企业就是差距很大。以前(订单)都是几百几千的,我们"个转企"以后有着十几万的二十几万的(订单)。
由于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个体工商户在贷款融资、参与招投标、品牌合作等方面有着很多不便,升级为企业后,不仅可获得远高于个体户的授信额度,也有更大机会获取政府项目和市场订单。
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量项目公告正实时更新,其中很多采购项目专门面向中小、小微企业。据河北省财政厅统计,2024年,全省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257.54亿元,占政府采购总规模76.48%。"个转企"后,这些都将成为年轻企业的发展机遇。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 唐立军:
通过精准服务,系统性解决经营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共性难题,目标是让河北的经营主体生得顺、长得大、活得好,最终形成量质齐升高质量发展格局。
目前,我省正着力构建覆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长效培育体系。将"个转企"作为培育链条的起点,通过建立"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库,引导其向规范化、规模化、专精特新发展,以多维度提升综合竞争力。截至6月底,河北已有企业281.04万户,较2024年底增长8.85万户,同比增长6.26%。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一线经济观察 | 河北:“个转企”破瓶颈 个体工商户加速升级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