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节这几天,由河北杂技团和沧州杂技团共同创排的节目《祥狮跃九州》,在吴桥东方杂技城精彩上演。而舞台上的20头"狮子"演员,大部分都有在吴桥学习、演出的经历。


沧州杂技团演员 李稷:


(杂技节)在吴桥我是非常开心的,我就在吴桥这边练的杂技,感觉这里比较从容,状态比较好。



观众:


(回家)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吴桥了,特别棒,特别好,我感觉我作为吴桥人特别开心。



本台记者 丁露彤:


时隔38年,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首次"回家"。原因是什么?我现在是在吴桥杂技大世界,以我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与杂技相关的场馆、建筑有十余个。


讲述千年杂技历史脉络的杂技博物馆;精彩再现江湖庙会景观的江湖文化城等等…… 在吴桥,融合剧院、学校、博物馆、游乐城与住宿的多业态综合园区,酒店餐饮一应俱全,交通路网便捷畅通,正是河北多年来为杂技"回家"提前做的充足准备。



嘉宾 迪尔克·库伊克:


我来过吴桥好多次了,这次重回这个老地方,看到眼前这么漂亮的新场馆,真是既激动又开心。



俄罗斯杂技演员 纳斯佳:


这里的城市环境很好,住宿和场馆设施都非常舒适。距离很近,运动员们往返很便利,也有利于持续进行表演。


杂技节"回家",带回了什么?首先是对吴桥杂技文化根脉传承的认可。在吴桥中学,空竹等杂技训练动作就融入了课间操,让杂技文化在日常中扎根。



吴桥中学学生: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每个课间、还有体育课都会练,非常喜欢。



吴桥中学副校长 王守敬:


杂技节回家是对我们吴桥杂技文化的肯定,是对吴桥杂技情怀的认可,是寻根,也是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杂技节"回家",更带回了开放交流的新机遇。本届杂技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杂技艺术家,进一步搭建起中外杂技文化切磋、学习的平台。



俄罗斯演员 叶夫根尼娅·扎瓦茨卡娅:


我看过中国的杂技,我觉得中国的杂技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俄罗斯的实力也很雄厚。



沧州杂技团演员 吴雨严:


我们可以学习国内国外艺术家的表演技巧,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杂技节"回家",还激活了当地文旅产业的新动能。吴桥杂技大世界文化城内人头攒动,喝彩声不断;杂技道具产业生意兴隆,杂技直播更成了网红潮流。



游客:


今天我在咱们杂技大世界看了特别多的吴桥绝活,感觉特别棒,吴桥杂技真的是有一手。



杂技大世界魔术演员 祁秀蕊:


这次杂技的艺术节,只要您来了就是让你管够,不管是从戏法、魔术,在杂技上都是让你大饱眼福。


杂技节"回家"了,却不止于"回家" 它更是吴桥、沧州乃至河北文旅产业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河北正借助办节契机,推动"杂技 + 文旅 + 产业"深度融合,让杂技"走出去"、让产业"引进来"。据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沧州以及吴桥接待游客数量增速有望在两位数以上。



河北省文史馆员 于金生:


(杂技节回家以后)吴桥杂技在全世界知名度大了,知名度高了,它对发展服装、道具、旅游商品,它会带动一系列的产业的发展。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