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娃娃屋” 


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将托育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推进,通过政策创新、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等举措,构建起覆盖城区、布局合理、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体系,有效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破解“入托难”“入托贵”等问题。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共有备案托育机构48家,可提供3412个托位,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100%,普惠托位占比100%。全区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6,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托位数目标任务。


政策赋能,构建多元保障机制。桃城区专门成立了“桃城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出台桃城区《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持措施》,按孩次给予托育机构300元、500元、800元冲抵托育费,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做好托育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目前已完成48家托育机构备案,实现规范化管理全覆盖。


衡水市中医医院托育中心


空间优化,打造托育便捷服务网络。进一步调整托位布局,桃城区新增10家托育机构,填补桃城区“十分钟托育空白圈”,实现了便民、利民、方便可及。借鉴上海“宝宝屋”模式,打造嵌入式社区托育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临时托、计时托服务。在中华大街街道办、红星社区建设“娃娃屋”示范点,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服务。其中,中华大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娃娃屋”已建成投入使用,可提供托位20个。同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探索实施以社区为主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模式,邀请专业讲师开展育儿指导、心理疏导服务,每季度开展育儿辅导30场以上、各类公益亲子活动15场以上。


品质提升,树立托育服务标杆。满足群众对不同年龄层次尤其是低龄幼儿入园需求,托育机构严格按照分年龄托位结构设置标准改造设置托位,截至目前,桃城区有28家托育机构已完成2:3:5托位设置(即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比例),2岁以下婴幼儿托位占比达到50%。其中,乳儿班内设置尿布台、盥洗台、操作台。打造高质量品牌机构,创建了首批9家衡惠托品牌托育机构,数量及质量均居全市首位,充分发挥了主城区示范和借鉴作用,引领全区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托育机构专业培训和全流程监管,建立“日督导、月抽查、季检查、半年联查”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120余次。



衡水市中医医院托育中心


医育结合,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深化医疗资源与托育服务融合,在衡水市中医医院建设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将妇幼保健院及辖区四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为托育服务健康驿站,为全区48家机构开展签单服务,签约指导率达到100%,实现“医+育”服务结合。建设桃城区公办托育机构,完善托育机构布局,设立桃城区托育服务中心,负责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全面照护与早期教育服务,为普惠性托育服务开展提供机构支撑,推动托育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