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滏阳社区充分发挥“银龄五心互助”工作体系优势,推行“五心”工作法,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与幸福感,让“银发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发光发热。

以“初心”锚定方向,党建引领凝聚助老合力。滏阳社区牢牢把握“党建+引领”主线,搭建“五社联动”平台,整合专业社工、慈善资源、社区组织与志愿者力量,组建“红色助老队”。党员主动化身“红色助老联络员”,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帮扶,并定期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惠民演出”等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20余场次。

用“细心”摸清需求,精准服务不漏一户。“这‘连心卡’就是我的‘定心丸’,有事打个电话,社区同志和志愿者准来!”科技小区居民赵焕珍老人的话,道出了便民连心卡的实用价值。社区发放的200余份连心卡,清晰标注社区服务专线、分包工作者及网格员联系方式,搭建起老人与社区沟通的“绿色通道”。同时,社区定期开展“幸福敲门行动”,组织专业社工、网格员与志愿者全面走访,精准掌握60岁以上老人情况,为19位有需求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台账,按生活照料、便民服务、精神慰藉分类标注,并每月动态更新,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凭“匠心”夯实基础,专业服务筑牢健康防线。社区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疾控中心、舒心家政等机构,开设心肺复苏、减盐科普、老年护理等实用课程,既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又将“老帮老”情怀转化为科学服务。目前,已开展定期培训20余场,培训志愿者超150人次,90%以上志愿者掌握基础服务技能。同时,社区创新推出“象棋比赛”“书画交流”“合唱比赛”等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36场,吸引超900人次参与。


靠“舒心”激发活力,积分激励构建长效机制。为调动志愿者积极性,社区制定《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可累计积分,凭积分在爱心商家兑换商品或服务,每季度还评选“最美银龄志愿者”。“看着积分一点点累积,还能得到表彰,感觉自己的付出被认可了,越干越有劲儿!”志愿者程敬满获表彰后感慨地说。该机制不仅提升了志愿者服务态度,更带动43名低龄老人加入“银发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帮老一线。

以“暖心”传递温情,线上线下破解急难愁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助老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手把手帮老人办手续,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银源胡同的崔福宏老人曾因不清楚老龄认证改为半年一次的事情急得团团转,社区线上平台接到“点单”后,志愿者聂玉所第一时间上门,不仅解读政策,还教会他用手机操作认证。截至目前,社区银龄志愿团队为辖区87位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解决实际困难132件。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