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张家口市怀安县特色农产品“怀安聪明蛋”直播间,主播热情地介绍着产品,后台的订单不断刷新。直播间采用AI数字人24小时值守与每日14小时真人轮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平均日销鸡蛋40余万枚,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有力带动了怀安蛋鸡养殖产业发展。


  近年来,张家口市锚定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台《支持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构建起消费电商扎根乡村、产业电商激活链条、跨境电商联通内外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该市网络零售额突破113亿元,同比增长16.57%。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60.84%,增速居全省第一。2025年上半年,该市农村网络销售额27.44亿元,同比增长75.42%,增速仍居全省首位。一连串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张家口电商发展带给乡村的深刻变革。



    消费电商扎根乡村


    织密物流网,激活“末梢经济”


  “以前快递到县城就卡住了,现在村里有了便民站,收寄件比赶集还方便!”8月17日,尚义县南壕堑镇六号村村民张大娘的一席话,道出了张家口农村电商给村民生活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在六号村村委会便民站,每天运送到此的快递有二三十件,旺季时有100多件。张家口市轩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经理张燕介绍,目前该公司的物流网络已覆盖尚义县13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年底将在该县126个有效村级站点建立村村通物流配送体系。



  为破解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难题,张家口从基础设施建设破题。该市13个县区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各13个,158个乡镇服务站、2321个村级网点,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1552个行政村,构建起“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三级电商物流体系。


  物流网络的完善,带来“乡村直播间”的繁荣。8月15日,在位于怀安县的“张狮安好”网批运营基地,展示区内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在直播间里,主播们正对产品进行讲解。随着直播间流量不断攀升,一个个订单纷至沓来。后台电脑上,各项数据实时更新,工作人员统筹跟进打包发货等相关工作……张家口张狮安好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志雄介绍,该基地重点推动当地农特产品通过“品牌化+数字化”电商模式销售,带动群众走网络致富新路径。目前,已开发柴沟堡熏肉、禾林瓜子、富锶玉米等10多个当地特色农产品,订单通过多种物流渠道发往全国各地。



    产业电商激活链条


    从单点销售到全链赋能


  8月16日,张家口天勤农贸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一箱箱贴有电子面单的鲜食玉米堆放整齐,即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电商部总经理王仕京介绍,公司与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合作,近3年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在垂直类商家中,该公司年销售额稳居前三,更以40%—60%的高复购率领跑行业。


  “与传统渠道相比,电商销售的形式更多样,营销方式更灵活。”王仕京表示,今年企业与京东建立深度合作,打造4000亩专属种植基地,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这种“平台+基地”的直供模式,既保障了产品品质,又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同样在开拓市场的还有张家口市穗康鲜食玉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公司现代化加工车间里,不同规格的玉米被分装打包,这些产品不仅供应国内高校和商超,还远销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张家口市深化与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头部平台合作,目前已建成6个电商基地、4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出“坝上鲜”“张北马铃薯”等30余个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


  产业电商的深度渗透,推动形成“一业兴带百业旺”格局。目前,该市重点电商企业有114家,其中91家主要经销农特产品。从销售产品结构来看,目前销售的主要产品有84种,农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就占据65种,占比达77.38%。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农特产品品质好,深受消费者认可。阳原鹦哥绿豆、万全糯玉米、宣化张杂谷小米、赤城架豆等18个农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广义黑兔、谷麦郎藜麦米、东沙窝紫皮大蒜等5个农产品被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在绿色、有机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领域,相关产品总数已达183个,其中绿色农产品数量160个。


  丰富优质的农特产品资源,为该市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筑牢坚实根基。农村电商特色品牌“天勤粒粒净”鲜食玉米获得“乡村振兴电商赋能可信清单百佳优品”荣誉称号。“原味桑干”“泥河湾杂粮”等30余个农村电商特色品牌,相继在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



   跨境电商联通内外


    打开外向型经济新通道


  8月18日,在尚义县落甫梁区域内的“跨境电商+艾产品”自营出口项目生产基地,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张家口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安燕枝告诉记者,该项目已谋划两年,基于东南亚市场对艾产品的追捧,市商务局在2023年广交会期间,结识了部分东南亚客商,并促成了双方就艾产品开发和销售的合作。


  “项目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同步落地生产性实体企业和自主运营的跨境电商平台,深度融合特色农产品与跨境电商两大元素,开辟‘跨境电商+艾产品’的外贸新赛道。项目预计于今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将成为张家口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产业的标杆。”安燕枝介绍,更可喜的是,该项目未投产先接单,目前已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企业成功签订长期采购出口合同,锁定年出口额超1亿元人民币。


  “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的突破,为张家口发展外向型经济打开了新窗口。该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2023年谋划了“1+N”跨境电商项目(即一个跨境电商选品中心+N个县区特色产业服务站),19个县区“一县一目标”制定了“跨境电商+产业带”工作方案,积极培育、招引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加速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装备制造、皮毛等特色产品搭上跨境电商平台“抱团出海”。


  在走出去方面,企业探索出多样化模式:阳原县富顿皮草搭建独立站、租扩建海外仓,实现“跨境电商+自营出口”转型;河北晞珑进出口有限公司在阿拉木图租建8000平方米海外仓;泥河湾农业入驻阿里巴巴,出口杂粮220万元……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带动该市外贸实现突破性增长。


  从田间地头的直播镜头到跨境电商的海外仓,从单一产品的线上销售到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张家口电商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镌刻着高质量发展的印记。如今,该市正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中心仓、农产品溯源体系,依托电商产业学院培育复合型人才,推动电商产业园区集群发展,让数字经济的翅膀更加强劲有力。  (记者 刘雅静)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原标题:张家口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