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衡水湖,清风携着湖水的清润拂面,碧波漾着粼粼波光,满是鲜活生机。眼下景区正值旅游旺季,游船轻划湖面、有序穿梭,载着游客开启生态观光之旅。不同于普通观光,乘船畅游三岛的体验更显独特:近观野生鸟类振翅、觅食,沉浸式触摸湿地草木,每一刻互动都让自然的魅力直抵心底,为游客留下深刻的生态记忆。




8月21日,衡水湖核心水域的衡湖湾码头,整装待发的游船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岸边游客有序登船,期待的笑声在湖畔回荡。衡水日报社“湖城慢直播”记者登上游船,全程记录三岛寻幽的精彩旅程,见证生态美景背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午9时,鸟岛:秋日飞羽的自然剧场




游船尚未抵近鸟岛,清脆的鸟鸣便顺着风势飘入船舱,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快看!那片芦苇荡里有白色的鸟群!”来自石家庄的摄影爱好者李女士举着相机,镜头紧紧追随着掠过水面的白鹭,难掩激动之情。秋日的鸟岛依旧生机勃发,浓荫密蔽的植被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为守护这份自然馈赠,鸟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游客需保持距离远观。即便如此,当数十只苍鹭展开翼展近一米的翅膀,以优雅姿态从游船上方滑翔而过时,岸边响起一片惊叹。“能在城市周边见到这么多野生鸟类自由栖息,太震撼了!”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王先生一边给女儿讲解鸟类知识,一边感慨,“这比在动物园里隔着笼子看生动多了,孩子说以后要好好保护大自然。”成群白鹭、苍鹭时而振翅掠过游船的画面,让每位观者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上午9时30分,梅花岛:五感沉浸式生态课堂



驶离鸟岛,游船平稳停靠在梅花岛码头,刚踏上木质栈道,一股混合着水草与野花的清香便扑面而来。这座占地166亩的岛屿以生态体验为核心,通过环形步道串联起地下探秘、仿生鸭巢、沉水廊道、水中漫步、林间穿梭、冥想空间、小岛之家等特色站点。“哇,水下能看到这么多鱼!”在沉水廊道内,一群小朋友注视着鱼儿在水草间游弋,不时发出阵阵欢呼。来自北京的刘女士带着孩子开展近途游,她表示:“在这里孩子们能用眼睛看、用手摸,这种体验式学习印象特别深刻。”



游客在高低错落的场景中穿梭,通过视觉捕捉湿地植被的季相变化,嗅觉感知草木清香,听觉聆听虫鸣鸟叫,触觉触碰温润的湖水与树皮,味觉品尝用岛上植物制作的生态茶饮。在“冥想空间”,几位游客坐在木质座椅上,闭着眼睛聆听风吹过芦苇的沙沙声和远处的鸟鸣。“平时工作压力大,在这里待上十分钟,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一位年轻游客分享道。秋日的梅花岛绿意依然浓郁,岸边垂柳与湖面残荷相映成趣,成为青少年与自然对话的生动课堂,也让成年人找回了久违的宁静。


上午10时30分,三生岛:湿地博物馆里的全景画卷



游船最终停靠三生岛,这座位于衡水湖东北角、占地27亩的“湖中宝岛”,以“户外湿地博物馆”为定位,设有日光森林、闸水乐园、草甸迷宫等五大功能区。刚踏上岛屿,开阔的视野就让游客眼前一亮。“站在这里能看到衡水湖的轮廓,太壮观了!”来自南宫的情侣小张和小陈立刻拿出手机合影,背景中,秋日晴空下的粼粼波光构成绝美画卷。



在沼泽体验园里,几个孩子正奔跑着寻找出口,笑声回荡在草地上。“平时在城市里很少有机会让孩子在草地上撒欢,这里的环境特别好,空气也新鲜。”李倩坐在旁边水岸观鸟广场,看着孩子玩耍,脸上满是惬意。作为鸟类观测的重要点位,不时有各种鸟类从天空飞过,引得摄影爱好者们纷纷举起相机。“刚才拍到一只淡黄色的鸟,等会儿查查它的名字,这还是我头一回在野外见到呢!”一位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向同伴展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印证着这里“鸟类天堂”的美誉。



游程中,专业导游沿途讲解湿地生态知识与历史文化,为观景之旅增添深度内涵;抵达衡湖码头后,衡水湖烤鸭蛋、铁锅炖湖鱼等特色美食,让游客的味蕾得到充分满足。近年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目前已记录鸟类336种、植物594种,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随着旅游旺季的持续,景区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管理,以更优质的体验让更多人领略衡水湖的生态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