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安平县大何庄乡报子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一殊荣的背后,是报子营村在文明村镇建设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这个距县城20公里、紧靠滹沱河北大堤的村庄,拥有560户、1670人,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众多英雄儿女和革命群众。如今,它正以文明新风为笔,绘就出一幅乡村发展的崭新画卷。


文明润心 共建和美村居


在报子营村,文明培育如春风化雨,无声却有力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村里精心组建了一支理论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入户政策宣传活动。以往,不少村民对政策一知半解,如今,随着宣讲队深入家家户户,党的好政策得以精准落实,党的声音也真切地传递到村民心中。


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村里创新建立积分超市,并推出“点单”模式。一支由86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随时待命,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困难帮扶,都能及时响应。此前,有村民家中水管损坏,通过“点单”,志愿者迅速上门维修,解决了燃眉之急。这种便捷高效的服务模式,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在移风易俗方面,报子营村推选德高望重、群众认可的新乡贤成立红白理事会。他们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内容细化、制度化,并结合真实案例,大力宣传铺张浪费、酗酒、人情风气等陈规陋习带来的危害。以往,婚礼讲究排场,花费巨大;如今,遵循新规,既热闹又省钱,这一转变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此外,村里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截至目前,累计评选出“身边好人”3人、“星级文明户”97户、“最美家庭”6户。这些先进典型如同一面面旗帜,带动村民形成了“你追我赶、向好向善”的良好氛围。


筑牢根底 描绘宜居村景


报子营村以全国文明村创建为契机,在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治美化、道路优化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村里先后争取资金200万元,对背街小巷进行硬化,拓宽上下堤路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过去,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如今,平坦整洁的道路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干净。


在亮化工程改造提升方面,村里在主要街道和出入口安装了100盏太阳能路灯,同时安装了5只监控探头,为村民的安全保驾护航。夜晚,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感。


村里还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动员全村对闲置荒地、垃圾坑塘进行平整。鼓励村民在菜地边缘种植观赏性植物,打造“可食可赏”地景。经过一番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为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农耕文化,报子营村完成了《报子营村志》的编纂发行。这本村志让每家每户都能了解村庄的历史变迁,成为宣传报子营的闪亮名片。此外,村里还举办了《冀中子弟兵母亲——李杏阁》新书发布仪式,共同缅怀英雄母亲李杏阁的感人事迹,赓续红色血脉,让村民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实干聚心 培育幸福村苗


报子营村大力整合基层阵地资源,构建了“1+N”文明实践网,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汇聚党员、先进典型、村民等各方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村里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每月定期召开“白话会”。在最近一次“白话会”上,村民们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真正把“百家心”凝聚成“一条心”。


依托颐德养老院建设的“孝老食堂”,是报子营村文明实践的又一暖心举措。党员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热心村民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伍,为农村困难老人、独居老人集中提供一日两餐服务。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吃上热乎饭,还能和老伙计们聊天解闷,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今年以来,报子营村开展了写对联送祝福、孝心饺子宴、全村齐吃大锅饭等主题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1080人次。村里还组建了一支12人的广场舞团队,在传统节假日和农闲时节,村民们会在村文化广场开展文体活动,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报子营村在文明村镇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这个曾经有着红色历史的村庄,正以文明新风为引领,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