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衡水市冀州区总工会突破传统普法模式局限,以“以用促普”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三个一”沉浸式普法模式,通过“观一部法治电影、当一回普法使者、演一场调解实战”三大特色实践,让劳动法律知识从条文走向生活,从说教变为体验,为释放新质生产活力、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开辟了新路径。
光影为媒,让法律知识“活”起来。“以前搞不清的法律难题,看场电影就弄懂了。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喜欢!”“千名职工观法治电影”普法现场,不少职工发出同样的感慨。这里,不仅有精挑细选的与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普法电影和微视频,还有法律服务团律师应邀结合剧情深度解读涉及的法律问题。该区总工会定期组织活动,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融入生动故事,让职工在轻松氛围中直观理解法律知识、掌握维权方法。截至目前,累计组织观影活动30余场次,参与职工人数多达2230人次。调查显示,观影后职工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知晓率从之前的60%提升至85%。
角色转变,让普法宣传“亲”起来。“大家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在冀州区某企业车间,职工老王正用家常话讲解维权知识。这生动的场景,也是该区总工会精心设计的普法新路径。不拘工会主席还是一线职工,区总工会都邀请其参与到企事业单位普法宣传中来,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再让他们走进车间宣讲。律师们结合实际案例拆解法律知识,帮助宣传员们使用职工听得懂的语言“翻译”法条,既能说清法律要点,又自带工友间的亲近。目前,已有260名职工参与到普法宣传队伍中,深入30余家企业车间进行了宣讲。这种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让普法彻底跳出了“照本宣科”的模式,让普法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同时,法律服务团律师还在现场设置法律咨询台答疑解惑,形成“培训打底+通俗宣讲+精准解惑”的完整闭环。
实战演练,让维权能力“强”起来。“现在模拟调解开始,请双方陈述事实与理由……”在2024年成立的河北省首家“工会+检察院”协作机制室内,一场逼真的调解正在冀州区总工会“模拟劳动争议调解平台”上热烈进行。今年以来,区总工会选取典型劳动争议案例,组织基层工会调解员等群体参与模拟调解,邀请检察院、法院、人社局等职能部门专业调解人员现场指导流程、技巧和法律依据。截至目前,开展模拟调解活动13场,参与人员达到110人次。参与人员表示,实战演练不仅让法律条文从“纸上”落到了“实处”,更提升了大家在实际纠纷中理性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奠定了基础。
目前,“三个一”沉浸式普法模式初见成效:职工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参与,维权意识和能力大幅提升;劳动关系由矛盾易发变为理性共治,劳动纠纷发生率下降18%;工会普法从单向传播升级为多方互动,劳动关系更趋和谐稳定。
冀州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云姿表示,将继续深化“三个一”内涵,探索更多贴近职工的普法方式,让法律真正成为职工维权的“硬核力量”,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释放新质生产活力贡献工会方案。
通讯员: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