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单位聚焦主题,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找准问题症结,有序深入整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党员干部锻造优良作风,在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市公安局切实树牢宗旨意识,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市委“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窗一网一章”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审管分离”政务服务,将窗口即办率提升至95%以上,跑办次数减少75%、等候时间缩短40%,使群众切实感受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便捷。创新推出“一章审批”机制,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并依托电子印章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一章通认”,成为全省唯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市级公安机关。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构建“线上预警+线下核查”智慧监管体系,将6236家企业纳入自主研发的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整合分表计电、在线监控等技术手段,实时推送排污数据预警信息,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流动服务团入企帮扶等措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广生态环境执法服务APP,为7637家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线上服务,以“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柔性执法模式,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双赢。


市交通运输局聚焦热点诉求,坚持“接诉即办”原则,优化服务体系,配强人员队伍,每周开展常态化培训,严格记录诉求并第一时间转交承办单位。严格把控办理时限,确保30分钟内高效办结咨询类问题,1天内办完建议和投诉类事项并给予反馈,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投诉494件,已全部帮助协调解决。


冀州高新区聚焦主题、注重实效,切实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所思所盼,持续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快推进南区、西区的道路及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服务,拉大园区发展框架,提升园区承载力,提高入驻企业的满意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包片包企业制度,各片区每周安排一天时间驻企服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用工、人才、资金等方面需求,第一时间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安平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政务服务环境优化。围绕提升企业办事“获得感”,打造集成化服务空间,建设“接待区、功能区、磋商区”三位一体的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帮办代办团”,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同时,建立“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机制,线下对接166家规上企业,已实地走访30家企业,并与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线上搭建专属业务群,实时在线答疑,确保企业需求即时响应、复杂事项全程代办。截至目前,已解答企业各类问题360余次,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型。


桃城区文化馆紧扣“文化惠民”核心,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结合起来,聚焦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形式和内容,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开设丰富多彩的公益培训班和青年文化夜校,举办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系列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赋能”,切实把学习教育转化为惠民实效,为群众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文化滋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杜俊颖、王天祥、张洪宁、张向南、田静云、冯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