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5月17日消息(记者王艺霖)5月16日,河北省气象局和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受高温大风天气影响,预计5月19日至20日,邯郸中东部麦区干热风灾害风险很高;衡水中西部、邢台中部麦区干热风灾害风险高;石家庄东部、保定东南部、沧州西部、雄安新区局部干热风灾害风险较高。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时正值河北省冬小麦灌浆盛期,干热风易影响小麦灌浆成熟,降低千粒重。建议受高温大风天气影响的地区采取叶面喷水、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减轻影响,奋力夺取夏粮丰收。


  16日,记者走进保定,在这片承载着414万亩冬小麦的土地上,植保无人机群正划破热浪,智慧农田系统实时监测墒情,一场以“一喷三防”为核心的麦田保卫战,正为粒粒麦穗筑起立体防护网。


  在易县高陌镇高陌村的广袤麦田里,农机手们严格遵循操作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兑药、调试植保无人机等准备工作。随着轰鸣声响起,一架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穿梭于麦田上空,将药剂如细雨般均匀地喷洒在麦浪之间。



植保无人机群正在广袤麦田上进行作业(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看这‘空中卫士’喷洒的不仅是药剂,更是丰收的希望。”保定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冯继安站在麦垄间,指尖轻触灌浆的麦穗解释道:“目前,我市小麦正处在灌浆期,我市有200多个植保服务组织和1230多架植保无人机,在田间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每日作业能力60万亩以上,利用一周的时间,可对全市小麦进行作业一遍。”据了解,截至5月13日,保定市414万亩小麦第一遍“一喷三防”作业已经完毕。


  记者了解到,小麦 “一喷三防”作业,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植保技术措施。通过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混合喷施,可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的多重目标,最终达到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效果。在高温炙烤下,这一技术成为守护麦田的关键防线。


  面对高温热浪对麦穗的冲击,保定如何确保让京津冀百姓饭碗端稳“保定粮”?冯继安说:“面对高温大风天气,预防干热风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在小麦灌浆初期,进行田间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喷灌来改善田间小气候。同时,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主要是对小麦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提高植株的抗性,延长叶片功能期,抵抗干热风。”



工作人员研判小麦生长情况(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在这场麦田保卫战中,新农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易县高陌镇高陌村“90后”新农人姚倩倩满脸自豪地说:“今年我们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15架,服务半径从20公里扩展到50公里,能为更多农户提供高效服务,也为夏粮丰收贡献新农人的力量。”


来源:央广网


编辑:贾扬阳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直击华北高温“烤”验:解码保定万亩麦田的“防热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