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衡水湖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80余条。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安平:打造红色文艺矩阵 赋能红色教育基地》,报道安平县精心构建起多元化的红色文艺传播矩阵,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文艺作品,并组织开展多场巡演活动,带动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的参观热潮。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文字报道《衡水举办美术作品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介绍我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通过70余幅国画、油画精品,重温历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人民网发布图文报道《河北安平:十年“拾光”薪火相传 红色基因铸就青春信仰》,介绍安平县台城村的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累计培养246名青少年,将红色精神播撒到更多青少年的心中。光明日报客户端发布图文报道《<寻找弓仲韬>出版》,介绍7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创作、反映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创建者弓仲韬生平事迹的长篇纪实作品《寻找弓仲韬》,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公开出版。《河北日报》刊发《河北各地开展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播出《河北各地举行多种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均提及在衡水安平县台城村,来自各界的党员代表来到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水清岸绿,飞鸟翔集。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衡水湖湿地夏候鸟繁殖规模创历史新高》,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文字报道《衡水湖近万只夏候鸟开启“育儿季”》,《河北经济日报》刊发《衡水湖湿地夏候鸟 繁殖规模创历史新高》,均介绍入夏以来,近万只夏候鸟已进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种类达42种,规模创历史纪录。新华社还发布英文视频通稿《中国河北夏季主要自然保护区一瞥》,介绍衡水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单体最大的淡水湖泊。《河北日报》刊发《衡水湖边走一走,有水有鸟有乡愁》,报道衡水湖旅游景区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构建以衡水湖为核心的京津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
此外,《衡水集中展示推介260余种优质种农产品》《河北深州:“快乐赶大集”展现五育融合实践成果》《一个畜牧大县的绿色循环路》《建筑农民工有了工地技能“加油站”》等报道分别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新网、《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