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平平”无奇,到如今的“高原”崛起,再向新“高峰”攀越;从往昔无缘省重点的遗憾,到骨科、中医骨科、中医康复科等专科成功进入“省队”,再到获评“国家级母婴友好医院”“省级老年友善医院”,医养结合经验在国家级媒体刊播,在省内医疗领域推广;顺利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卒中中心复核验收,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超常发展引起国内同行关注……
历经八十五载春秋,这家承载着衡水记忆的医院,正以昂扬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坚定前行。
作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衡水四院充分发挥“大综合、小专科”特色,将骨科成功打造为我市优势专科、特色专科。“看骨科、到四院”已是口口相传。
目前,衡水四院骨科共有九个科室,涵盖创伤骨科、脊柱骨科、关节骨科、手足外科、中医骨伤科等专业方向,实现了“先小而精,再大而全”的发展态势。通过优势学科带动,医院正把群众满意作为提升医疗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果转化为一项项可知、可感、可享的民生福祉!
“出院以后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有助于骨折愈合。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衡水四院创伤骨二科副主任医师李兰涛对邢女士嘱咐道。
近日,创伤骨二科通过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成功为邢女士修复患处,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活动功能显著改善。
今年52岁的邢女士是枣强县人。那天,她和丈夫像往常一样,计划着去市场买些新鲜的水果。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美好。车祸发生的那一刻,邢女士的右小腿遭受了重创,疼痛难忍。她被迅速送往衡水四院创伤骨二科寻求诊治。
李兰涛正在研判患者病情
到达医院后,李兰涛迅速接诊了邢女士。面对邢女士的痛苦呻吟,李兰涛深知时间的紧迫。他立即为邢女士安排了X线检查,以明确具体伤情。检查结果显示,邢女士为“右胫骨多段骨折、右腓骨近端骨折”,伤情十分严重。
胫骨是小腿上的主要承重骨,承担了人体下肢的大部分体重。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多段骨折,处理起来极为困难。胫骨骨折可分为单纯性骨折与粉碎性骨折,还分为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的治疗主要以复位石膏外固定为主;如果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复位指征,应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或外固定架外固定。
对于邢女士来说,右小腿的多段骨折,不仅会给她带来巨大的疼痛,还可能影响到日后的行走功能。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面对邢女士的伤情,李兰涛迅速召集了科室内的专家团队进行会诊。经过详细讨论和分析,他们决定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为邢女士进行治疗。
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微创骨折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治疗。在X线透视引导下,通过小切口(而非完全切开骨折端),在骨折部位打入髓内钉,利用髓内钉的弹性和稳定性来固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相较于传统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易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来说,这种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在李兰涛的带领下,创伤骨二科团队开始为邢女士手术。他们首先在邢女士的右胫骨上端打了一个小孔,然后闭合穿入髓内钉进行固定。整个手术过程紧张有序,每一个操作都十分精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圆满结束。
术后第一天,邢女士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她感到自己的右小腿虽然还有些麻木和肿胀,但已经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疼痛难忍。这让她对未来的康复充满了信心。术后第三天,邢女士疼痛感基本消失,开始尝试着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抬腿、弯曲膝盖等。
“真的太感谢李医生了,是他们精湛的技术和负责的态度,把我从痛苦中解救了出来。做完手术后,看着自己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我真的太开心了。”出院时,邢女士激动地说。
骨折后的康复锻炼是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环节。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然而,锻炼也需要适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断端移位或影响愈合。
邢女士的成功康复离不开衡水四院创伤骨二科团队的精湛医术。作为一家拥有多年创伤骨科治疗经验的医院,他们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治疗和服务。创伤骨二科团队将继续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探索更安全、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去更加舒适的诊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