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创新港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全面转型、绿色发展、创新引领、跨越提升”的思路,从招商模式创新、服务机制优化、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多措并举,构筑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
精准发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衡水创新港围绕京津创新链布局本地产业链绘制“产业图谱”,开展精准化、多元化招商。重点引进电子信息、工业设计、物联网等领域项目,梳理上下游关联企业及标杆目标,精准对接需求,吸引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形成集群效应。目前,衡水创新港申报阔丽达产业园项目、隆盛橡胶新上三元乙丙塑胶及 EVA排水管、HDPE双壁波纹管项目等5个项目,已通过县政府工业小组会和县委项目审定会,即将落地建设。同时,通过建立枣强在外企业家、校友、科研人员名录,开展常态化联络与返乡创业动员,在北京搭建北京枣强会客厅,定期组织座谈会,推动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多措并举,打造“无忧”营商环境。衡水创新港建成项目服务中心,实现审批、手续等“一站式”代办服务;推行“项目秘书制”和“一事一议”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从洽谈到落地”全流程盯办,明确专班跟踪,提供全周期服务,确保项目快速投产;绘制“招商要素地图”,整合土地、厂房等资源信息,精准匹配项目需求。同时,衡水创新港建设了5万平方米中试孵化车间、1万平方米省级众创空间,以及全国最大的3D打印实验室、液态金属实验室等专业平台,缩短产业化周期,解决企业从实验成果到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痛点。
以“智”提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衡水创新港在招商引资中加强招才引智,与国内重点学科院校建立“衡水创新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术创新中心”,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人才智力向枣强聚集。在重点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同时推动复合材料、裘皮服饰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协同创新局面。目前,河北昊瑞坤数字科技的3D智慧灯塑融合5G、光电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场景;岳鸿智机的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服务于国家油田项目;旱田智能科技(衡水)有限公司研发的玻璃钢一体闸门,推动枣强玻璃钢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