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平平”无奇,到如今的“高原”崛起,再向新“高峰”攀跃;从往昔无缘省重点的遗憾,到骨科、中医骨科、中医康复科等专科成功进入“省队”,再到获评“国家级母婴友好医院”“省级老年友善医院”,医养结合经验在国家级媒体刊播,在省内医疗领域推广;顺利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卒中中心复核验收,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超常发展引起国内同行关注……
历经八十五载春秋,这家承载着衡水记忆的医院,正以昂扬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坚定前行。
作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衡水四院充分发挥“大综合、小专科”特色,将骨科成功打造为我市优势专科、特色专科。“看骨科、到四院”已是口口传颂。
目前,骨科共有九个科室,涵盖创伤骨科、脊柱骨科、关节骨科、手足外科、中医骨伤科等专业方向,实现了“先小而精,再大而全”的发展态势。通过优势学科带动,医院正把群众满意作为提升医疗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果转化为一项项老百姓可知、可感、可享的民生福祉!
李晓毅(中)为患者贴敷中药
3月18日,记者走进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衡水四院”)的中医骨伤科,一名骨盆骨折患者经过特色中医疗法的精心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彰显了中医在现代医疗中的独特魅力。
“我本想去上面拿个物件儿,结果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疼得满头大汗,一点儿也动不了。”74岁的患者王平(化名)是武强县人。他的家人紧急将他送到衡水四院中医骨伤科就诊。
中医骨伤科的主任中医师李晓毅接诊后,迅速对王平进行了全面检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医学知识,最终确诊为稳定型骨盆骨折。
骨盆是指人体腰部以下、大腿以上的区域,形成一个类似盆状的结构,是人体中部的一个重要结构,具有支撑体重、保护脏器等重要功能。稳定型骨盆骨折,即不影响骨盆的总体形态结构(骨盆环)的骨折,特点是无移位或仅有轻微移位,骨盆环的稳定性相对良好。
考虑到王平的年龄和骨折状况,李晓毅决定将特色中医疗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避免手术带来的额外风险。“对于稳定的骨盆骨折,中医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中药外敷,直接作用于患处,可消肿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李晓毅说。
在综合评估后,李晓毅为王平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使用特制的中药敷料敷在骨折部位。这种中药敷料由多种中药材精心配制而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促进骨折部位的恢复。
入院仅三天时间,王平明显感觉患处的疼痛减轻许多,精神状态也有了显著改善。他对特色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连声称赞:“我本来以为这次骨折要遭大罪了,没想到中医疗法的效果这么好。不到一周,我就感觉好多了!”
“特色中医疗法的适用范围很广泛。对于骨折早期的患者,我们使用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内服外敷。对于骨折中晚期的患者,则采用续筋接骨、促进愈合的中药,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李晓毅介绍,根据王平目前的恢复情况,下一阶段将换用具有促进骨质愈合作用的中药敷料,以进一步加速康复进程。
衡水四院的中医骨伤科起源于解放前的坦然正骨医院,现已发展成以中医为基础、中西医并重、教学和临床相结合的特色科室。2024年,衡水四院中医骨伤科被确定为河北省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衡水市中医优势专科。
李晓毅介绍说,中医骨伤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科室业务主要包括:采用传统中医正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综合运用中西药内服外用、小针刀、针灸、按摩、中药离子导入等疗法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通过施行中药内调外敷、手法推拿、针灸、中药熏洗、微创技术以及中医康复护理等系列保髋治疗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当前,为打造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3.0名片工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衡水四院正积极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合作,开展线上名医诊疗活动,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名医的诊疗服务。衡水四院中医骨伤科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传承创新”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的骨折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