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古城镇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在哪里,帮扶就跟进到哪里”为准则,将党组织的力量贯穿于驻村帮扶工作全过程,让党的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使群众感受到帮扶路上暖暖的幸福感。
该镇坚持把强化党组织领导作为驻村帮扶的“根与魂”,通过建强组织、压实责任,让驻村工作队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通过定期召开驻村工作培训会,围绕“党建如何引领帮扶”、“党员如何发挥作用”等主题定向赋能,让队员带着使命驻村、带着责任帮扶,做到主题党日共过、组织生活共抓、党员队伍共带,确保工作队与村党组织同频共振、协同发力。驻村队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矛盾调解员”,通过逐户走访,梳理村情民意,建立“民情台账”,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用耐心和细心赢得了群众信任。史家窝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村内排水沟进行修缮,解决了村内下雨积水、蚊蝇滋生、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了村民生活幸福感。
该镇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员“排头兵”作用,用行动兑现承诺,架起民心“连心桥”,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既有力度更有温度。针对村庄产业发展瓶颈,党员队员带头调研市场、对接资源,带领群众蹚出增收路。西马庄村“两委”与帮扶队一起多方考察,并与村民多次沟通,在全方位考察市场的情况下,将水果玉米种植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实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党支部领办成立了阜城县汇鑫园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建立了全县首个千亩水果玉米种植基地,农户既能收到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赚钱。为促进水果玉米销售,该村建起了400平方米、容量350吨的冷库及水果玉米加工厂,积极对接市场,签订收购合同,通过加工厂分拣、包装,销往广东、福建、北京等地,剩余部分存放在村里新建的冷库中,实行错季销售。如今的西马村,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一万多元。
该镇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协助村“两委”建强党组织,组建“党员工作队”,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用“情理法”结合的方式化解邻里纠纷。先锋党员齐发力,服务群众践初心,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村里的矛盾少了、互助多了、环境好了,邻里关系和谐和睦,向上向善。
如今的古城镇,在党建引领下,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协同发力,产业有了奔头、生活有了甜头、环境有了看头,群众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这笑容里,映照着基层党组织的初心,更汇聚着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通讯员丁磊、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