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百花齐放,群星璀璨,全国共有三百六十多种戏曲种类,梆子戏是一大重要分支,其中,河北梆子广泛流行于燕赵这片热土。从古老的戏台上,到热闹的集市间,河北梆子的旋律如血液般流淌在人们的生活中。只要梆子声一响,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唤起人们心中对故乡的眷恋。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作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汇之地。河北这片土地曾战乱不休,多是悲壮激昂之士。因而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热烈豪放而又哀怨凄楚,尽显燕赵儿女的坚韧不拔。



河北梆子有近200年的历史,最早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来,历年来不断发展,融入京津冀一带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如今独树一帜的北方戏剧曲种。2006 年,河北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历代的传承中,河北梆子戏曲界名家荟萃,裴艳玲、王洪玲、许荷英、吴桂云、张惠云等,他们的精彩演绎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所塑造的经典曲目更是成为了几代人难以忘怀的故乡之音。



河北梆子,倾诉着燕赵大地的沧桑巨变与人文情怀。河北梆子,不仅是老一辈的记忆,更是值得去探索、去感受的宝藏。新时代的梆声依旧铿锵有力,犹如闪耀星辰,照亮燕赵文化的传承之路。让我们聆听穿越时空的乡音,见证河北梆子的传承与绽放。





编辑:戴婧霄

来源:​总台河北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