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里的灯坏了,在群里说了一声,网格员立即联系工人维修;有落叶堆积,网格员带着大家一起打扫;老人行动不便,网格员把热乎的饭菜送上门……”家住桃城区河西街道广场社区的张振华发现,现在的社区服务很贴心,让居民生活很舒心。


近年来,我市以加强社区治理、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其中,桃城区创新实施“街道—社区—片区—小区—单元”五级网格管理体系,按照“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人,人上有责”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上下联动聚成“一条心”、左右联动拧成“一股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颉奶奶,今天来拜访您,一方面想问问您最近生活上有什么需求,另外也想听听您对于社区治理的看法和意见……”广场社区网格员于萍挨家挨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让基层治理工作更加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


中华大街街道积极吸收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多元力量,强化网格管理,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来,中华大街街道累计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便民服务等1100余件次,政策宣传走访9000余人次,宣传引导居民1.5万余人次。



刘志光是裕丰社区五中生活区的五级网格员。他热心服务居民,对网格内的大事小情了然于心。在与居民的深入接触中,他总结了一套特色工作方法,即做到“三活”(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服务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勤”(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被街坊邻居称为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网格员与群众接触多、距离近,能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已成为基层治理中的主力军。他们聚焦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精准发力,解决邻里纠纷、下水道堵塞、乱堆乱放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目前,桃城区58个社区全部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网格员累计入户10万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6万条,并及时反馈,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品质,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


近年来,冀州区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聚焦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出7100000、8991234两部民生热线、“民生冀州”微信小程序和“智慧冀州”APP,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渠道,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打7100000、8991234这俩电话或者在‘民生冀州’小程序上反映事儿,我们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就会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也会尽快给我们满意答复。真是太方便啦!”信都社区居民杨文彬说,不论是树木折断等安全隐患,还是楼道内垃圾堆积等问题,只要拨打电话,很快就会解决。


冀州区坚持以人为本,将网格化联合“智慧冀州”APP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新抓手,在推动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城市治理上下功夫,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激发城市内在活力。


目前,我市有18530名网格员常态化坚守一线,打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神经末梢,逐渐实现了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转变,真正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