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硬作风拼出发展加速度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刘全义


夏日湖城,景美业兴。衡水湖畔,荷塘铺锦,游人如织,尽显生态灵韵;城区街巷,绿植错落成景,公园星罗棋布,宜居指数攀升;经开区里,项目接连落地,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高新区内,科创引擎持续发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湖光与城景交辉,生态与产业共赢,衡水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日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到我市调研,强调要全面提升经开区和高新区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产业聚集度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随即,衡水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市委书记吴晓华强调,要以优良作风推动经开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奋斗方向已经指明,奋进号角已然吹响,全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将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以实干实绩书写发展新答卷。


清风正气才是发展动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委书记吴晓华、市长董晓航先后就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讲专题党课,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我市各地各单位紧扣主题,以务实举措找准问题症结,深入推进整改。通过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确保学习有质量、排查有力度、整改有成效,推动党员干部锤炼优良作风,在为民服务解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我市抢抓机遇,在智能化升级、产业转型、营商环境优化等赛道上多点开花,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日前,我市15家企业入选河北省2025年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展现了衡水企业在智能化领域的卓越成果。在产业质量保障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机构全覆盖,为区域产业质量提升筑牢了技术支撑。桃城区持续深化“信易 +”应用场景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优条件。景县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当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供应链集采、数字金融、在线培训、AI 研发等全链条服务,已为 38 家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改造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武强县则以“乐”为媒,通过举办系列特色活动,既搭建起国际化文化交流桥梁,也为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合作平台。在刚刚落幕的2025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上,交易额突破3700万元,意向订单近2亿元,成果丰硕。安平县在深度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进一步拓宽了本地特色产业的市场空间,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10日起,我省进入为期一个月的主汛期。“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我市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工作,全力织密城市防汛“安全网”,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雨水井10000余座,疏通排水管道260余公里。通过搭建智慧排水管理平台,实现数智赋能,高效预警,及时“叫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衡水日报》特别开设“沿着英雄足迹走向未来”专栏,带领读者走进安平县台城村“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重温革命星火燎原的壮阔历程;在饶阳县冀中导报展览馆,触摸烽火岁月的新闻记忆;探访长篇小说《平原枪声》作者李晓明的故乡,感受文字背后的英雄气概;驻足在“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二十三团西张岗村战斗纪念碑”前,缅怀浴血奋战的英烈……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以英雄为镜,以历史为鉴,把红色基因化作攻坚克难的锐气、服务人民的真情、勇担使命的行动,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