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衡水市桃城区丽景福苑小区社区活动室内,93岁的赵秉钧老人正与京剧社票友们排练经典唱段。与此同时,小区居民段玉秀家中,志愿者张淑香熟练地整理着房间,将热腾腾的午餐摆上餐桌。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场景,正是桃城区福苑社区“老帮老”互助模式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福苑社区以创新思维破解养老难题,通过构建“七彩银龄 友福相伴”志愿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低龄助高龄、健康帮失能”的互助养老新路径。“我们通过健康评估将老人划分为活力型、半失能型和失能型三类,建立动态管理档案,由78名低龄老人组成七支专业服务队,实现精准帮扶。”福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韶静介绍道。
“这把钥匙交给你,我心里就踏实咯。”在今年母亲节“一钥倾心 银龄无忧”活动现场,88岁的段玉秀老人将系着红丝带的钥匙郑重交给75岁的志愿者张淑香。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场景,标志着社区首批7组“一对一”帮扶对子正式结成,钥匙不仅是房门的通行证,更成为两代银发人双向奔赴的信赖见证。
福苑社区创新构建“七彩银龄 友福相伴”服务体系,以七种颜色对应七大服务领域:红色健康守护队开展义诊陪诊,橙色文化传承队组织戏曲书画,黄色科技先锋队教授智能设备,绿色养生服务队推广八段锦养生,青色倾心守护队提供心理疏导,蓝色安全护卫队排查居家隐患,紫色权益维护队解答法律咨询。这种“颜色识别+专业服务”的模式,既有温度又有专业度。志愿者赵秀平每周陪伴京剧爱好者赵秉钧参加活动,用手机录制教学音频帮助记忆衰退的老人复习唱腔;退休党员王振卿组织开展健康讲座,累计服务200余人次;李阿姨带领的助餐小组每天为独居老人送餐,在解决“吃饭难”问题的同时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
福苑社区还通过“党建+五社联动”机制,社区整合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及慈善资源,形成立体化支持网络。针对失能老人家庭,推出“喘息式”日间照料服务,由日间照料专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团队,提供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等支持,让长期照护者获得“充电”机会。脑血栓患者张大爷的家属感慨道:“志愿者不仅帮父亲做康复训练,还教会我们科学照护方法,这种支持太珍贵了。”
当60岁的志愿者为93岁老人记录京剧唱词,当退休教师手把手教授智能手机使用,当空巢老人在饺子宴上展露笑颜,银发群体正以独特方式实现“被需要”的价值。互助养老已超越简单的劳务帮扶,升华为生命价值的重新发现,这种代际传承的温暖,既托起了幸福晚年,更构筑起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银发力量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注脚。
通讯员 羡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