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一头牵着舌尖,一头连着民生。
每天早上7点,武邑县武罗社区的社区食堂,都会迎来许多居民前来就餐,其中还有不少老年人。豆浆、油条、鸡蛋......简简单单的早餐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居家养老的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吃饭难”“吃好难”,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武邑县聚焦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打造了老年助餐普惠型社区食堂,从扩大和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支持政策、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等四方面着力,用一餐饭的暖心温度,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浓度。
“我经常一个人吃饭,控制不好量,做一回能吃好几天,常常剩下。而且年纪大了也不太想自己做饭了。现在有了社区食堂,早中晚都能来这吃,很方便。这里不仅环境干净整洁、饭菜健康可口,菜品的价格也很实惠。”正在社区食堂里就餐的武罗社区居民刘福真说。
如何让老人们吃得放心、吃得省心、吃得开心,成为近年来武邑县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为确保食品安全,全县“社区食堂”执行统一卫生标准,并建立民政、其他部门、企业、志愿者“四方联动”的服务机制,提升健康套餐品质,还将“社区食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纳入日常督导检查重点部位。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积极协调“社区食堂”用房,均达到500平米以上,并免费为餐饮企商提供。目前,武邑县共设有武罗社区、迎宾社区两个社区食堂,面向全县的老年人开放,可容纳200名老人同时就餐,年龄在6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9.5折到7折的优惠。
“针对不同群体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老年人的多元需求,‘社区食堂’推出个性化定制餐食,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点餐服务,让他们享受实实在在的便利。”武邑县武罗社区食堂负责人祝紫微说。
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的同时,让更多的养老服务需求被看见,被满足。近年来,武邑县把“社区食堂”建设列入养老服务改革项目,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搭建合作平台,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个人”共建共享的服务格局。
社区食堂里老人们聚在一起边用餐、边聊天,不时传出老人们欢乐的笑声。“自从有了社区食堂,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大家聚在一起不寂寞,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有这样的晚年生活确实很幸福!” 武邑县迎宾社区居民们纷纷说道。
下一步,武邑县将积极探索延伸服务,在办好“社区食堂”的基础上,延伸到15分钟服务半径的老年人家庭,再链接到30分钟服务半径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康复、照护、全托、日托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