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衡水湖综合管理局码头,一艘满载着泥鳅幼苗的船只停靠在岸边。“查验合格,放流开始!”上午9时许,经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科工作人员当场对泥鳅苗抽样查验合格后,放流船离岸向湖中驶去,放流人员遂将一筐筐到处窜动的泥鳅苗倒入湖中。只见一尾尾小泥鳅一接触水面,立刻摇尾钻入湖中。



2024年度衡水湖夏季增殖放流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本次增殖放流共利用省财政资金20万元,增殖放流泥鳅274.58万尾,超额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任务。据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科工作人员介绍,泥鳅为杂食性鱼类,以植物碎屑和藻类等为食,有时也吃水底泥渣中的腐殖质,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此次增殖放流,对于丰富衡水湖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增殖放流现场,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还向围观群众宣传科普渔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解答群众的疑问,提高群众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下阶段,市农村农村局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确保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有效性,使衡水湖的水更净、景更美。


衡水湖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等美誉。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衡水湖成为越来越多鸟类栖息的天堂。目前,衡水湖共观测记录到鸟类334种、植物594种、鱼类45种、昆虫75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7种、哺乳类动物2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