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以来,担负着全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重任的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启了一场与新冠变异病毒“赛跑”的极速竞赛。


“每次战‘疫’都是一场大考”,面对疫情,市三院一如既往地毫无保留,精锐尽出,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牢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使命,仅用了16天便取得了抗疫的全面胜利,并实现了住院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这一切的背后得益于医院不断创新的发展思路和精益求精的内功本领。


院长苑丽双(前中)带领职能科室负责人行政查房


强化创新驱动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市三院坚持党旗领航,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探索诊疗技术、服务模式及管理创新,不断强学科、优服务、育人才、增绩效,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


在这次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市三院勇于技术创新,率先对患者进行中医干预治疗且成效显著。市级中医专家、医院副院长陈杰勇介绍,“‘一患一方’,每个患者情况不同,我们给出的中医药方也不同,辨证施治,确保每个患者都能根据自身疾病情况得到救治。”此次临床救治,所有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都给予了中西医治疗方案,并依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中药,还落实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为患者准备预防新冠的中药、病区环境中熏艾、数字养生、音声疗法等方法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痊愈。


在业务方面,医院加强管理创新,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每周开展院长行政查房,充分听取临床科室每一位职工对于科室发展的意见建议,结合各项调研、专项督查等工作,组织职能科室到临床科室进行现场办公,将服务关口前移,群策群力解决临床科室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始终保持与职工的密切联系,厘清医院各个环节存在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走出去引进来  打造一支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不断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优秀人才的培养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市三院常年和北京胸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省胸科医院等有业务联系。每年多次组织院内讲座,积极选派业务骨干赴石家庄、天津、北京、上海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经验,建立了一支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使医院人才和技术与现代的医学发展同步,始终战斗在业务的最前沿。


招贤纳士,医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



医院对医生进行首程和入院记录书写培训


市三院通过优化工作环境,提供、搭建技术拓展平台,以优劳优酬激励创新等优势,尽可能引进符合医院专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工作发展空间。围绕“转观念 夯基础 强技能”工作思路,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培训,2021年开展医学学术讲座65次,2880人次参加,完成省级继教项目5项,市级继教项目7项,举办护士礼仪展示竞赛暨手卫生、口腔护理比赛、院前急救等系列活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19年至今,医院已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各类人才8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2人。


紧随医疗技术发展  强化技术、设备两核心


为强化服务能力,市三院支持和鼓励科室及医师开展标志性医疗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疑难复杂病例诊治和创新技术,强化自身、展现能力。目前,该院已在院内广泛开展上消化道止血术、外周血管介入术、综合介入治疗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腹腔镜诊疗技术、呼吸内镜技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膝关节镜诊疗技术、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内科胸腔镜检查术、血液透析技术、基因扩增检验技术等。其中,呼吸内镜术、内科胸腔镜检查术、上消化道止血术、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血液透析等诊疗技术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全院共开展重点医疗技术3985例。


市三院内科高难度胸腔镜技术全市领跑


“三院的大夫真的很不错,我先生大量胸水,极度消瘦,食欲差,在别的地方都诊断不了,到了他们这做了胸腔镜手术,抽了2800ml的胸水出来,呼吸困难马上就缓解了,诊断明确,对症治疗,太感谢他们了!”前不久,在三院做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张大爷的家属说道。


据悉,张大爷三个月前突然出现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考虑是胸腔积液但发病原因不能明确,不能马上进行有效处理,后来到市三院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后发现张大爷左侧胸腔有大量积液,几乎占据了整个胸腔。医院立即安排张大爷住院治疗,对患者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检查前,院方组织了各学科力量成立诊疗小组,功能科、放射科、麻醉科、内镜室等多学科提供协助,共同为患者制定了最佳的检查方案和应急预案。检查中,胸腔镜下可见大量胸腔积液,抽出积液2800毫升,经病理明确诊断,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


市三院是我市目前唯一能做内科胸腔镜的医院。“能开展这种胸腔镜手术,代表着一家医院的内科手术的水平。”院长苑丽双介绍。医院能开展如此尖端的手术,除了医疗人员技术过硬外,设备先进程度也十分关键。


医院为适应发展趋势,加强硬件建设,新购置了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数字化X光机、进口移动床旁DR、飞利浦全新Multi⁃va1.5T磁共振、飞利浦64排CT机、进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290型奥林巴斯支气管镜、胃镜、奥林巴斯超高清腹腔镜、奥林巴斯胸腔镜240、外科手术能量系统、电子胆道镜系统、电子输尿管肾盂镜、钬激光碎石系统、膀胱镜、宫腔检查镜、生化、免疫和细菌学检查设备、核酸检测设备、激光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人工肝支持系统、超滤浓缩腹水回输和介入治疗等高精尖设备,为技术开展提供坚强保障,以满足患者看病就医需求。


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三院快速有序地发展,和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组织带领密不可分。“精专科 大综合”是我们目前乃至未来坚持不懈的发展目标,市三院党总支部书记窦勇进表示。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石,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医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2021年医院成立9个学科学组,16个技术小组,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科建设体系,使医疗质量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在分析收治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专科专病临床路径,使专科专病同质化管理,本年度临床路径进入2368例,完成1907例,完成率达到80.5%,符合国家标准;开展MDT多学科会诊,今年开展多学科会诊30人次,提升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能力。


    成熟开展人工肝技术

  先进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


从1975年至今,近五十年的创造积淀,市三院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力量,创造出了医院高层次的诊疗水平,目前已发展成为技术人才密集、专业特色突出、医疗设施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医院。医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决策部署,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深化综合医疗改革,让广大群众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更多红利。


展望未来,市三院将更加秉承“厚德、精诚、创新、奉献”的院训精神,踏上医技水平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征程,持续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医疗协作会诊、专家来院坐诊等方式落地实施,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衡水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