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姐与我家老母亲是铁杆的“驴友”。前些年,她们共同报了某大旅行社的年团,每年六次,在京津冀、山东、河南、山西作两到三日的短线旅游。


静姐和我母亲是老相识。她们同住一个小区,中间只隔了一栋楼,相识的缘起自然是因为静姐的热心肠。静姐年轻时在一家国企保卫科下辖的门卫室工作。她与人为善,从来不动用手中可大可小的权力为难工友。后来年龄大了她服从调度才来到小区物业上班,还是干门岗老本行。她一天到晚忙里忙外,主动为小区里老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其实那都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退休之后,她仍习惯把很多老人家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经常是为了别人耽搁自己。静姐从不计较得失,她有句话经常挂在嘴边:“谁家还没点儿事?大家都伸手帮一把就能过去。”


我们与静姐相熟自然是因为她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每次出门旅行,送她们去到集合地点,静姐都会对母亲的一切大包大揽,好教我们放心。她是这么说的,绝对也是这么做的。“姨,我来扶您,咱下车慢一点儿。”“姨,这儿有个坎。”“姨,注意脚下的台阶。”“姨,我给您去接热水。”对母亲旅行期间的衣食住行,静姐事无巨细地操心,好像她出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照料身边的老人。以至于乘客们都对着母亲夸赞说:“您可真有福气,生这么一个好闺女。”母亲笑着正要解释,早被身边的静姐搂住胳膊制止了她。她们娘俩紧紧依偎在一起,谁看都是一对无比亲近的母女。


我跟随母亲去看望静姐。静姐笑咪咪地把我们让进屋里。静姐家还是早年那种小面积、双阳面的老房子,因为设计不很合理,导致客厅又小又暗。等我渐渐适应了屋里幽暗的光线,才看清静姐家十分简陋。静姐坐在对面,对这一切不以为然,她和母亲说着说着又爽声大笑起来。看着静姐心无城府的模样,我明白,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真得跟物质关系不大,一个人能否无私地去帮助别人,也跟自己的贫富无关。


静姐去了外地帮她家女儿带孩子,她与母亲二人的“驴友”生涯暂告一个段落。母亲每每在我们陪同下外出游玩,话里话外说起最多的还是她与静姐在一起相处的美好时光。一年多过去,静姐归来的那个春节,新冠疫情也从南方爆发。静姐的爱人喜欢垂钓,闲不住的她陪着同来同往。没过多久,心灵手巧的静姐也发展成了一名钓鱼高手。于是母亲的冰箱里总少不了一袋新鲜的噘嘴小白鲢。母亲精于烹饪,小鱼收拾干净,裹上鸡蛋面糊,油锅里干炸,椒盐一撒,因为其中有静姐的情意,那真是世间难得的福味。



一见老王,我不由会联想到《活着》里面的福贵。小眉小眼儿,小鼻子小脸儿,略显单薄的小身板儿,关键是一年四季军绿上衣,严脖扣领。


老王的狡黠从他那一双小眼睛里释放出来。他有条不紊地称重、计算和让利。我站在老王对面,头脑里也在做着相同的事。虽说没有斤斤计较,但仍需在双方满意的款额上成交。我在认识老王的同时,其实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老王每次收完我攒好的废品,都会依照我的吩咐,将楼道打扫干净。这是他与其他人稍有不同的地方,也是我愿意保存下他的电话号码定期联系的原因。相处几次之后,我才得知满面沧桑的老王原来还小我五岁,属兔,跟我弟弟同庚。老王在客厅里看到了我的新书,试探着问我能不能送他一本。于是老王从生意伙伴,又摇身一变成了我的忠实读者。


后来再打电话,前来的却是老王的妻子。老王的妻子无论面容还是神情,都明显年轻老王许多。相较老王的沉稳讷言,她更富热情而多语,虽然在生意经上她与老王一脉相承。她一边忙着打捆,一边主动谈起了我的文章。谈笑间她无意之中刨了老王的根底。原来老王一心讨要我的新书,回家转手便讨好送给了她。她的读后感简单朴素,甚至浅显得近乎可笑,却令我对她好感倍增。之后撞见老王,我开他玩笑说,你头发不理,胡子不剃,故作邋遢,不担心媳妇看不上你?老王智慧的小眼一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整日穿戴齐整,人们还怎么卖破烂儿给我?我即刻对老王刮目相看。他放低身段,原来是为了从心理上与顾客达成默契。他竟然无师自通地谙熟了经济心理学!


我说老王放低身段,这便涉及到了他的秘密(老王曾叮嘱我不可告人,以成全他的低调。十年之后,老王儿子差不多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想来揭密也于他无伤)。老王是回迁户,只在我们小区,他便拥有两套房产,外加一间大大的车库,是真真正正的钻石王老五。他若肯躺在家里净吃租赁,完全可以做一个万事不愁的“新时代寓公”。老王夫妻有一双尚在上学的儿女,他俩不愿闲下来,可因为读书不多,只能做一些文化含量不高的小生意。


小区里搬迁装修的热潮退却之后,废品收购的生意渐趋平淡。老王便把这个摊子留给妻子,自己转投他处去作保洁。如今无论何时小区里遇到他们夫妻,总是一人一辆电动三轮车风风火火地出入来去,脸膛一黑一红,眼神笃定向前,仿佛那里永存着一团别人看不到的光亮。时间紧迫,老王就远远地打声招呼。时间富裕,他会停下来同我轻轻松松地聊上几句。


幸福的人,不是总遗憾自己做不到什么,而是要想着我们能做到什么并把它用心做好。我关注老王夫妻。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是妥帖真切的百姓生活。


作者:贾九峰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