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水市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完工,惠及26个小区,涉及5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此次项目改造有效提升了供热质量,保障了管网安全稳定运行,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区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是衡水市2025年20项民生实事之一。为保证其顺利进行,市城投集团下属恒通热力公司结合上个取暖期反映集中的问题,重点对运行年限较长,管网材料腐蚀老化严重,存在堵塞、跑冒滴漏等安全隐患问题的老旧管网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市区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共计完成改造26项,总长度9.6公里,涉及供热面积55万平方米,提前并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目标,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
为彻底改善居民冬季取暖问题、确保2025年按期供热,恒通热力公司在上年度停暖前,组织专业团队对管网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摸排,科学确定改造目标,建立项目台账,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同时,提前落实施工队伍组织、物资材料准备及实施方案制定等工作,通过物业及小区公告栏、微信群等多渠道公示施工信息,确保居民知情权,为后续顺利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3月中旬,供暖期结束后,按照“停暖即开工”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力量进场作业。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工序衔接、合理配置资源,高效完成老旧管道拆除及新管网、阀门等设施安装工作,确保工程在施工黄金期内快速推进。
“管网改造,我们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构建质量管控体系、创新便民服务措施,把居民满意放在第一位,着力把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恒通热力公司工程部主任韩廷良介绍,针对小区内施工的特殊性,项目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职安全员,严格实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了施工全过程安全无事故。实施多重质量管控,建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实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推行质量责任追溯机制、实施第三方检测制度,通过质量管控前移、过程严管、验收从严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标。践行“民生工程为人民”理念,实施“多网合一”改造,避免重复开挖,推行分段错时施工,减少扰民影响,建立投诉响应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工程进度与群众满意的有机统一。
“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供热效果,通过管道改造优化管网布局和设备更新,供热系统运行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能耗大幅度降低。”恒通热力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改造后的管网能够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同时,不断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强化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作,做到能改则改、应改尽改,消除管网安全隐患,提升供热质量,让供热改造项目更好地惠及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