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是少年成名的作家,当知青时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她初入职场,曾任文学期刊《花山》的小说编辑,而当时这个刊物的主编就是饶阳人郝建奇。


始知郝建奇的大名,是因为他一篇小说。


1977年,饶阳县领全区风气之先,创办了文学刊物《饶阳文艺》,由文化馆编印。因那时强调政治把关,所以逐期要给县委宣传部送审小样。我当时分管社会宣传,加之喜欢文学,所以领导就把此事交由我办。说是“审查”,实际就前几期粗略浏览一下,也并没提过什么实质性意见,只代写过一段类似发刊词的前言,但也因此记住了很多骨干作者的姓名。


有次看到一篇小说《科技序曲》,足有一万余字。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文笔老练精到,人物故事鲜活生动,非我县那些一般作者所能比肩。我看作者名叫郝建奇,是从未见过的生疏名字。询之文化馆的同志,才知此人原是资深的作家和编辑,曾任《蜜蜂》(《河北文学》前身)编辑部小说组组长,因建国之初被划右派,所以二十余年一直在故乡桑园村劳动改造。


当年一个“右”字,是与“地富反坏”并列打入“另册”的被专政对象,多年的磨难、坎坷、屈辱和血泪可想而知。我村即有一名因文罹网的人,身兼多种才艺,性格也算坚强,但终因长期压抑终致绝症,未能熬到平反之日。我想,郝建奇能忍辱负重顽强坚挺,并在政策稍有松动之时捕捉到文艺春天的气息,这是一种敏感的嗅觉,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勇气。因为他捧出这篇新作之时,右派的甄别平反尚未启动。再看小说内容,既非揭露“伤痕”的鸣冤叫屈,也不是吟风弄月的无病呻吟,而是选择了农业机械化的题材,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应该讴歌的正能量。所以心中自然产生几分佩服和感动。


郝建奇所在的桑园村,是我从老家到县城的必经之路。所以自己曾几次想去拜访,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后来虽偶有一面之缘,却又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甚至没能交谈只言片语。


1979年,上级要求县委宣传部分管落实右派政策,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有次下乡回来到办公室,恰遇一个满脸沧桑的人迎面走出门去,我自然没大在意。这时负责此事的同事一指那个人说:“这就是作家郝建奇。手续办完后,回原单位安排工作。”我赶紧隔窗玻璃一瞅,只看到一个不高的背影和捂顶灰布帽的脑勺。印象中那顶帽子瘪塌塌的,就象赵本山小品中常戴的那样。


当时文学迅速复兴,各种刊物也如雨后春笋。不仅国家和各省都恢复了文学刊物。地区一级也都跃跃欲试。衡水有《农民文学》,保定市有《莲池》保定地区有《花山》,郝建奇就任保定地区作协主席兼《花山》的主编。


我那时喜欢小说习作,因急于求成,就冒眛给郝建奇寄过两篇,这自然有请求老乡关照的意思。他很快退回一篇,告之另篇备用,但半年左右又退,信告“版面太挤”。其信字迹工整,措词婉转,非常客气。虽未刊出,似也尊重了作者的面子,也使我明白了创作应戒捷径之念和取巧之心。


我以后没再给《花山》寄过稿,但因老乡关系,又有一信之交,我倒常常关注郝建奇的有关信息。可惜几十年没见他什么作品,也没见别人写他的文字。我常想,岁月风尘湮没一个来去匆匆的文人身影,那是轻而易举的。


金子总会发光,文坛总不会忘记那些做过贡献的人。去年,我无意读到一本铁凝的自选集《会走路的梦》,里面除写到孙犁、冰心、汪曾祺和贾大山等人外,在一篇《那时我在花山》的回忆中,铁凝却侧重写了郝建奇。铁凝在文中说:“我的两次外出组稿有幸和主编郝建奇同行。”“旅途中,郝建奇(我称他郝主仼)对我讲述了在农村遭遇专政的种种遭遇,他的经历催人泪下,他的经历使我在他额上脸上纵横的皱纹找到了出处。也许那曾是开朗快乐的一张脸,岁月在那脸上印下了无法抹掉的哀伤,于是乐观、开朗和哀伤就集于一脸了。加上他朴实、随意,有时显出背时的服饰,使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县乡来的基层干部。”铁凝的描写和我看到的印象是完全一致的。


郝建奇是久负盛名的老编辑,不但带铁凝找柳溪等大作家约稿,还长途跋涉找到山西某县的两个业余作者,当面指导他们修改稿件。铁凝写道:“郝主任在来稿中发现了小县两个作者的潜力,于是便生出找到作者和他们面谈的愿望。我并不了解现在编辑对于一般作者的组稿办法,只觉出郝主任的愿望委实有些崇高。”“当我看到作者对我们的到来那样激动,看到郝主任对修改意见谈的那样具体时,我才知道此行并不多余。”看来,铁凝向郝建奇学到的,绝不仅仅只是编辑业务和文字修养。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铁凝满怀深情写道:“《花山》已经离我们而去,代之而来的是《荷花淀》的诞生。《荷花淀》仍在那座旧楼里,主编仍旧是郝建奇。这使从前的一切仿佛又到眼前。虽然我早已离开那座小楼,虽然我早已不做编辑,但我仿佛又要跟着郝主任外出组稿了。当我远离了当时的一切,才发现在《花山》收获的绝不只一个编辑的职责和本分。”


衡水原作协主席姚振函是铁凝的朋友,曾写《天意君须会》(发于《长城》)一文,认真论述分析孙犁对铁凝几次帮助和鼓励,文中说道:“铁凝遇到孙犁,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那遇上郝建奇呢?那可是知青铁凝初踏职场的第一步啊。


铁凝念念不忘郝建奇,这说明她身居高位未忘旧交的感恩之心,也体现出了一个文坛大家的平民情怀。


郝建奇现在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多年来一直为饶阳有这样一位名人感到自豪!


作者:何同桂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