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新区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衡水高新区以维护环境安全为底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科学发展,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现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产业发展同步协调推进,致力打造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目前,我区综合指数年累计为4.22,同比下降12.6%;PM2.5年累计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达标天数188天。地表水3个断面水质达到市定目标要求;辖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稳定保持在100%;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该区深入推进“四个常态化”和“一个差异化”。四个常态化即:散煤复燃监督检查常态化。规范人工巡查制度,每天上报巡查情况,建立无人机飞检队伍,制订月飞行检查方案,确保每天辖区飞检巡查全覆盖。建立每日通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机动车污染防控常态化。建立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对柴油货车进行检测检查,严厉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不达标车辆一律劝返。今年累计路检路查37次、检测车辆1540辆次;入户检查27家,检测车辆657辆次;移动遥感车辆检测8次,检测车辆3366辆次。扬尘精细化管控常态化。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累计出动160人次,检查39个施工项目,发现问题69个,已全部整改完成。臭氧污染综合管控常态化。累计对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开展VOCs深度治理,由之前的活性炭吸附、光氧催化等治理设施升级为RTO、RCO等高效治理设施,加强重点行业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控制和废气治理。一个差异化即:全面实施企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理。对8家A级企业、16家B级企业和7家引领性企业,实行不限产或者少限产政策,避免“一刀切”。同时,开展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对和绩效分级专项检查工作,对实行重点行业和差异化管控措施企业开展“回头看”,帮扶企业提高绩效评级水平。


深化水流域系统治理,全力打造良好水生态环境。一是加强河流监管。严格落实河长制,累计清理区内五条河渠垃圾35立方米。在滏阳河入境及出境断面处建设2座断面水质监测站,实时监测进出水水质情况。对大麻森乡2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二是加强城镇污水和黑臭水体深度治理。对现有合流制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实施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和破损修复,加强雨水管网运行维护。加强黑臭水体排查,巩固治理成效,严防反弹。三是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累计向区内河道引蓄衡水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中水800万立方米,全区2.1万亩农田灌溉使用中水。综合协调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工程,制订专项推进措施,专人全程盯办。目前,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工程已全部完成,已完成入户通水调试工作。四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印发《衡水高新区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推进方案》《衡水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21-202年)》,实施“科学化”精准治理。通过铺设管网、购置污水收集设施等措施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转运、处理,稳步推进6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一是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对现有23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目前,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周边土壤监测项目已确定第三方公司,正在开展相关工作。二是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印发《衡水高新区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衡水高新区2021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着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农膜科学使用及农药化肥包装物等田间废弃物回收处置、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工作,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效率。计划到2021年底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全区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三是严格危险废物管控。实行涉危险废物单位承诺制度,对265家危废产生单位及7家经营单位签订承诺书。加强医废处置单位的监管工作,要求医疗废弃物处理公司每月进行处置量备案,废弃物统一销毁。


作者:柳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