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宣传展示衡水金融机构“合规经营、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让衡水金融消费者更加了解各金融机构特色服务和便民举措,“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衡水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分行、衡水日报社联合推出2025年金融“3·15”特别报道:“衡水金融高管——立承诺、展风采”,打造衡水金融单位承诺践诺、诚信服务金融品牌。


本期对话嘉宾:

中国建设银行衡水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孙英伟



中国建设银行衡水分行

做好“五篇大文章”支持衡水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衡水分行(以下简称建行衡水分行)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衡水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监管部门工作要求,以增强“三个能力”为根本遵循,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奋力开拓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去年,建行衡水分行锚定稳经济、促发展,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4.31亿元,对公贷款余额174.78亿元、新增25.2亿元。


科技金融加快推进。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强市、质量强市、数字衡水,建行衡水分行精准服务衡水科创客群,全年投放科技贷款91.5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311户;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贷款较年初新增16.04亿元,增速87.4%。他们依托“数字工商联平台”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在线服务,截至2024年末,为3306户客户提供贷款支持23.1亿元。


绿色金融持续增色。建行衡水分行紧密融入城市发展建设,聚焦绿色金融领域,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协同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资源,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他们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32户,提供绿色贷款56.57亿元,较上年初增长25.82亿元,增速84%。


普惠金融保持领先。建行衡水分行重点围绕市域“3+2”主导产业和县域“9+5”产业集群,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产品供给。截至2024年末,他们累计投放普惠贷款172.6亿元,累计发放户数1.5万户,较年初新增7.56亿元,普惠贷款余额突破80亿元。


养老金融多点开花。建行衡水分行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健养安”养老金融服务品牌;推广“城市更新+养老”“企业+养老”模式,形成“以房养老”特色优势。截至2024年末,建行衡水分行支持养老型企业2户,提供公司住房租赁贷款1.2亿元。


数字金融赋能增效。建行衡水分行坚持“科技+数据”双轮驱动,突出手机银行、建行生活、数字人民币三端融合,提升数字化经营质效;持续搭建数币消费场景,促进数币钱包及商户活跃。截至2024年末,个人钱包累计开立22.72万个,对公钱包累计开立1.34万个,建行生活平台用户规模近60万人。


去年以来,建行衡水分行深化服务衡水特色农业产业和县域产业集群,以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为抓手,支持果蔬、肉类、奶业及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同时重点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县域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截至2024年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新增13.65亿元,余额达到25.58亿元,增速达114.42%。他们强化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大力推广集体信用贷产品,服务村集体增收创收,累计为衡水244个农经组织提供贷款支持1.4亿元,居全省建行系统第3位。“土地托管”模式贷款余额1.53亿元,覆盖11个县市区,服务土地托管企业及农户8.4万户,涉及土地托管面积191万亩,保障粮食安全。


2025年,建行衡水分行将继续紧跟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着力”,坚定信心、干字当头,持续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助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市场,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及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


中国建设银行衡水分行向社会各界郑重承诺: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充分发挥“劳动者港湾”便民暖心作用,扎实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持续拓宽消保服务维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客服电话:9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