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古县武强,历史上出过许多为官以清廉、勤政著称的官吏,在官场不仅“不置产业”,而且一生与书画为伴。


不置产业唯有“一担书”的刘旷


刘旷,是《二十四史·隋书》中有传记载的著名清官。他一生性格谨慎厚道,以诚信和仁恕待人接物。隋文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为平乡县令时,一人一骑去赴任。在官任上,又以善行、和谐治县。人们有相互告状的,便给他们讲道义,而不用刑,常常是让诉讼的人感到惭愧不已,主动撤销诉讼,纷争就心平气和地解决了。刘旷的俸银常常用来接济穷困的人。老百姓被他的德行感化,相互鼓励说:“我们有这样的长官,怎么能做坏事呢?”刘旷在职七年,平乡民风变得淳朴,人们之间更融洽,没有人互相诤讼,以致于监狱中都因为没有犯人而长满了草,判案大厅里也因为没有人来打官司而可以张网捕鸟。等到刘旷离开的时候,全县官民夹道号哭,相送百余里。刘旷官位升迁至临颍县令后,仍然名声清廉,治民有功。公元591年,在全国官吏考绩中,临颍县令刘旷名列第一。尚书左仆射高颖向隋文帝汇报了这件事情,皇上召见刘旷,勉励他说:“天下的县令很多,你能与众不同而高于众,这是多么好的事啊!”隋文帝在对刘旷加以慰问鼓励的同时,又对侍卫和近臣说:“如果不破格奖赏刘旷,怎么能够勉励天下官吏都勤政爱民呢?”于是,隋文帝下诏提升刘旷为莒州刺史。


刘旷,居官平乡令、临颍令和莒州刺史多年,从“不置产业”,唯一有的是“一担书”。清代学者汪琬在《论作县》中说:“隋代的刘旷,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勤政官吏。他们‘升堂视事,退堂观书’,堪称勤学善政之楷模。”看来,刘旷不愧是武强县历史上的名贤精英。


“陶情书画”“家无筲粮”的贾士俊


在封建社会里,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武强县康熙年间,却出了个为官两任退居回乡后连吃饭都不丰裕的清官——贾士俊。


贾士俊,字秀生,康熙丁酉科(1717年)举人。贾士俊聪明伶俐,五岁便入小学读书学史,知识渊博,时晓大义,年二十四考上举人之后,被朝廷派到武邑做知县,遇上灾害,全力以赴,带领县民鼎力救灾,并对生活贫困的百姓予以赈恤。大灾却社会稳定,受到上司的嘉奖。整个任职期间,民颂其德,感其惠政。在武邑县任满后调往山东青城为官,仍是兢兢业业,一心为民。在县境内剪除盗贼,维持社会治安稳定。为公平、公正地处理诉讼,他常常是以“差务”的身份深入民间察访,从不放过每件案子的细节,在他任上既无人情案,更没有冤假错案,被百姓赞为“包青天”式的父母官。


贾士俊经常思索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很少考虑自己被考核时的优劣及升迁。他在青城任职期间,把青城治理得风清气正,县志记载说当时他把县域治理得“临邑有蝗虫辄飞不入境”。然而,他官满归家后,“家无斗筲”(筲:一种竹器,仅容一斗二升粮食),日子过得很窘迫,唯吟风弄月、陶情书画以自娱,享年七十二岁。


离官“惟有图书数万卷”的贺云举


清代北代村贺云举,嘉庆戊午科(1798年)进士,曾先后出任过3个县的知县,都留下了百姓称颂的口碑。


在江苏阜宁任知县时,逢灾年民饥,贺云举个人率先捐资赈灾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惩办不法之徒。有豪民聚徒数百,强求赈济,扰乱社会秩序,云举即密言于制军,合兵擒那些趁火打劫者予以惩治,受到全县民众的称赞。后到高淳任职时,东西两坝有恶民为害商旅,而且党徒甚多,前任县令不敢制理。云举到任后对此则依法严惩,路人都为社会变得平安而感悦。原县宅传有怪异(即武强人说的“闹凶”),前任县令害怕而不敢住,云举以“邪不压正”的胆识,命人把县宅打扫干净,然后在仪仗队的盛威下骑马而入,怪亦竟绝。在靖江任上时,淮北灾荒大饥,流民到靖江者每日有千百人。云举计口给钱,并在高燥地方予以安置,派医生巡回为民诊病。灾民到靖江如归庐舍,上级官府将云举之法下传给其他州县学习。云举还善于听断判案,以公正廉明闻名,其他州县有一时断不了的案子,往往请云举去审判定案。云举以老离官返乡时,行装惟有图书数万卷,清官名声在世上流传至今。


作者:刘金英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