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事关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大局稳定,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再怎么强调都理所应当。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就要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让衡水人民在多元需求日益充足的供给中共享幸福美好。
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的收入。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增加了生活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帮扶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厚植发展沃土,优化创业就业环境,让人人都有尽展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引导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优质高中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域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增强挖掘天赋、发挥特长、培养个性的教育供给,使衡水的孩子有多元化成才之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优化学科体系、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使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更好服务衡水发展、造福衡水人民。
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健康的身心。健康是人民群众享受幸福的基本前提。要加快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让群众不为看病东奔西跑、不为看不起病发愁抱怨;增加文体基础设施供给,加强文体场馆应用,发展积极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培育高雅情趣、高尚情操、健壮体魄;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打造医养结合养老示范区。
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贴心的服务。民生无小事,人民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既要善于系统谋划整体性、全局性公共服务的民生“大事”,又要善于从群众的“求助声”、“抱怨声”甚至“骂声”中捕捉民生工作的着力点,注重抓好反映到各级各部门的群众个体身边的一件件具体民生“小事”,整合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着力构建从民意收集、交办、办理、督查到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每一件身边“小事”都能第一时间有人听、有人管、办到位。
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安全的环境。平安是人民群众享受幸福的基本要求。要建立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健全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管理、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建强农村“五位一体”和社区“六位一体”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抗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衡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要我们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