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单八将,威威赫赫,进可灭宋建国,退可独霸一方,可惜,一众人之腾达,看似毁于宋江,实则是溃于吴用。晁盖与宋江对峙,吴用偏晁,则是快活梁山泊。宋江与众兄弟对峙,吴用偏兄弟,则可独霸一方。惜乎,吴用被宋江忠义所挟持,甘为其智囊,出谋划策,苦心经营,而将一众人拖入招安之局。


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瞒天过海,神出鬼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吴用的军事才能令人心折,再有一把羽毛大扇,吴用就是诸葛了,但是吴用终不是诸葛。如果输的是法术,公孙之妖可以补上。如果输的是气度格局,天纵其才,也爱莫能助了。诸葛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这是攻取天下的政治纲领。而吴用之志不过是入伙梁山泊,做一个山大王而已。


吴用虽多智,但其形象一直高大不起来,他以宋江之虚伪为忠义,以宋江之狡猾为才能,甘心充当宋江的师爷,每到宋江废立之时,他必以眼示人,搞小团伙主义。每到梁山何去何从之局,又不能据理力争,而是曲意顺从,让人看到的是一副谄谀之嘴脸。其实对于吴用来说,招安之结局,他看得也很清楚,“目今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成功,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个先锋虚职。”至少有两次机会,吴用可以扭转乾坤,梁山将是另一个梁山。第八十五回。辽国欧阳侍郎来宋营招安,吴用说:“若论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拥兵十万,战将百员,大宋皇帝太大意了,梁山反戈一击,汴京已做他城。可惜吴用明察秋毫,但是抵不过宋江名利之心。第一百一十回。梁山人马得胜回朝后,被拒于东京城外,众兄弟都有反心,水军六头领来找吴用商议,也被吴用搪塞过去。“宋公明兄长断然不肯。你众人枉费了力,箭头不发,努折箭杆。自古蛇无头而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张?这话须是哥哥肯时,方才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张,你们要反,也反不出去!”大军兵临城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梁山集团最好的一次机会,但是也被吴用拍死。其后,南征方腊,梁山开始出现大批伤亡,待还朝时,十停只余三停了。


我们以为逼上梁山,是宋之腐败,是官逼民反,却不曾想,还有梁山之狡诈。计赚李应上山,三打祝家庄,李应已经趟了混水,犹可恕也;卢员外狱中惊魂,也权且看作梁山爱其才能,不得不出此下策,但是那个头被劈作两半的小衙内,何其无辜,不知朱仝心里如何千折百转?不用说,皆是吴用之计。这一出戏中,梁山是如假包换的匪寨,好汉是地地道道的强盗,宋吴之恶毒倒叫“忠义”二字蒙羞了。


吴用以私塾先生之身横出江湖,智取生辰纲,又与晁盖一同亡命梁山,本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但是在梁山泊壮大过程中,他被宋江的驭人之术所降服,开始追随宋江,成为宋江之智囊,攻城掠地,不遗余力。却在梁山何去何从的大政方针上,失去应有的立场,导致梁山好汉几乎全军覆没,最终成为寥儿洼一梦。


作者:柳斌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