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潘英琦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闻令而动,勇挑重担,能打硬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着衡水硬核力量。1月20日,由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衡水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崔朝勃教授带队,从衡水抽调精干力量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仁们携手奋战在救治一线,共同接管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ICU病房的29张重症床位,再谱征战新篇章。在这支队伍中,去年逆行出征武汉,今又主动请缨作战的哈院重症医学科青年护士潘英琦,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说起潘英琦,衡水护理组组长、哈院护理部副主任焦永倩介绍,这是大家都很看重的一位男护士,他头脑冷静、技术娴熟、动手能力强,有着自己清晰的工作思路,尤其是不因担子“重”而退缩、不因工作“苦”而叫累的那干劲和朝气,让人佩服。也正是这种担当,让潘英琦一直葆有对工作的那份激情。潘英琦说,“这次是与国家队华西天团一起战斗,我很兴奋,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是亲密的搭档,机会实属难得!”
在工作中,潘英琦主动要求接管一位上年纪的老爷爷。刚开始时,老人一直说口干,他一次次细致打开呼吸面罩,给老爷爷喂水,嘱咐他少活动,多休息。可是老爷爷呼吸越来越费力了,大夫指示不得不进行插管。对于气管插管,潘英琦记不得协助过多少次了,可在隔离病房里做这样的操作,无疑更增加了暴露的风险。可这时潘英琦想的是老人生命安危!他先给病人置入胃管接胃肠减压,防止误吸,随即协助插管、固定、吸痰,一切有条不紊,看似云淡风轻,其实内心还是蛮紧张的!处理完毕,老爷爷的指氧慢慢上来了,心率也稳定下来了!
吴孝文和潘英琦(左)
潘英琦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大家认可。华西医院的吴孝文,是EMT(国际应急医疗队)的队员,具备一针见血、翻身插管等本领,去年作为医院第一批队员前往武汉援助抗击疫情。作为这次援助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护理组组长,吴孝文介绍,类似老爷爷这样的患者,病情危重、突发情况多、治疗量大,需要护士在床旁时刻关注并预判,稍有异样就要迅速通报,对患者进行救治……在危重症病区,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生命“接力赛”。“兄弟,还好有你”,吴孝文一句称赞的话语,让潘英琦备感鼓舞。他称赞潘英琦说,平日训练有素,关键时刻又很沉稳,是难得的人才!
说起来到家乡石家庄参与驰援抗疫工作,潘英琦坦言,这让他肩膀上更多了一份责任感,那就是要把技术锤炼得更加精湛!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对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ECMO作为当今一种终极的急救设备,全国仅仅有四百台。这次与潘英琦搭档的华西医院的王静老师,负责ECMO。岂能放过这样的学习机会,不懂就问,做笔记,现场学习,王静被他的好学而深深感动!
敢于担当的人生,书写着伟大,镌刻着璀璨。勇于担当,让年轻的潘英琦有着一颗勇敢的心,这是他对事业的执著,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工作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