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不觉来石已半月有余,忙完当日的工作,起身站在窗前,猛然发觉夜已微凉,望着天边那点点繁星,出征当日的场面又映入我眼帘。
那是1月17日的清晨,接到紧急驰援石家庄的命令后,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医务处管理人员、兼职团委副书记等多重身份的我没有任何犹豫,毅然担起重任。大道不孤、河北一家亲,关键时刻冲锋陷阵是我的职责所在。简单收拾好行囊,紧急奔赴集合地点,跟随领队崔朝勃一行40人踏上了逆行之路,投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队员合影
经过为期3天的休整与培训,期间通过了新冠肺炎最新指南、感染防控知识、严格的穿脱防护服等一系列考核培训,全部合格后,我们在1月20日晚上正式进驻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重症IUC病房,与“王炸”天团华西医院的老师们共同接管,参与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我们医疗队集中全力对重症病人早筛查、早集中、早治疗,尤其是对危重症病人进行每天会诊,每天都要对每一个病例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
在这里我有幸见到了原河北援鄂医疗队队长袁亚东老师并在一起开会,会场上见到了袁老师那英姿飒爽的风采、干练简洁的处事风格,深深震撼了我的心境,惊叹于是何种精神,让身材弱小的她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这应该就是党员的魅力吧。还有就是华西医疗队的老师们,他们团队严谨的工作态度、高超的医术和先进的理念深深让我折服。
我的任务是协助领队做好对上对下的沟通,接受省卫健委的指令,和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对接、联络、以及队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听起来简单几个字,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我们5天的时间转战了3所酒店,并且每换一所酒店就要重新对接新的联系人,而且还要重新在酒店布置好防控措施、消毒流程、饮食保障等。做好这些的同时还要制定班车时刻表,我们医护人员是不允许独自去医院的,需要定人、定车、定岗、定时,按照要求前往医院,并且保持两点一线的模式。
田丰
为了便于队员的沟通联系,我不仅把所有队员的联系方式一一存到了手机里,更是建了十几个各种各样的微信联络群,订餐群等等。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微信轰炸。每天晚上不抱着手机根本不敢睡觉,半夜接听电话更是常有的事。甚至洗澡的时候都要用塑料袋装着手机拿进浴室,生怕错过一个微信提醒。每天除了监督队员防护服的穿戴、和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医务处的老师汇总数据外,还要完成各项统计任务。人员信息的核对、疫苗接种统计、每日体温检测、每日防控例会、医护排班更新、车辆安排、防疫物资申领等等一系列的琐粹事。时光快的让我不知所措,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当日事当日毕,每天忙完以后都要深夜。
搞好后勤保障的同时我还要做好队员的心理治疗师,每天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整天面对患者的病痛,医务工作者的心情其实也是很压抑的,他们远离了家人和熟悉的工作场地,心里的苦闷时无法释放的,所有我利用空闲时间在微信群里发一些幽默的图片、讲一些快乐的话语来逗他们开心,希望可以舒缓医务人员压抑的情绪。偶尔还客串一下宾馆的服务人员,为大家送去爱心小甜点。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慰问了一线人员两箱凤梨。看着6个大大的凤梨,我泛起了愁,我们40个人该咋分呢?最后还是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中,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传递苹果这一画面给了我灵感,委托宾馆服务人员替我切成了40小份,借用他们的送餐车,为我的队员一一送至房间门口。在微信群里还不忘调侃一下, “送餐了、送餐了,花生瓜子矿泉水,啤酒饮料八宝粥,哎这位同志,请把腿收一收”。
工作部署
由于队员们刚来还不熟悉病历书写系统,我及时向医务处的老师请教学习,自己学会后制作成幻灯片以视频讲解的形式发给大家,以便尽快熟悉操作。担任领队助手的同时我还要协助同医务处的老师们每天对病区患者人数做一个统计,遇到患者和家人都在住院的,细心地把他们安排在一个病房相互陪伴鼓励。看着日渐腾空的病房,感觉抗疫的曙光就在前方。
当我穿好防护服同我的战友们一起进入到病房的时候,望着他们那忙碌的身影,疲惫的身躯,我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防护服浸满了汗水,护目镜腾起了白雾。但是依然不影响队员的工作情绪,各项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每项流程科学规范、丝丝入扣。
在征得衡水市卫健委机关党委、衡水市人民医院院党委的同意后,我们成立了衡水市援石家庄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崔朝勃队长带领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我们定会不辱使命、圆满高效完成此次抗疫支援任务。作为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我更要以身作则,在重大危难时刻、困难时刻、一定要冲在前面,拼在中间,撤在最后。
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惧心理。对于新冠病毒我们要科学认知、规范行为,在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藐视它。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迎来了曙光,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当此乘势而上、不进则退的关口,我和我的队员们必将坚定信念,咬紧牙关,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疫散花开,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作者:田丰(衡水市支援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医疗队队员、供职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