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个个是好汉,能当得起“英雄”二字,唯鲁智深、武松耳!宋江权诈、李逵鲁莽、林冲儒弱、卢俊义糊涂,余者不足论也。武松打虎,有英雄气;杀嫂祭兄,有英雄气;醉打蒋门神,有英雄气;血溅鸳鸯楼,也有英雄气。武松是梁山反抗精神最彻底者,他一路杀将过去,遇魔杀魔,遇鬼杀鬼,武松十回是水浒最精彩的篇章,也是一首慷慨悲歌。
《史记》为正史,《水浒》为稗史,虽然雅俗不同,所弘主旨是一致的。《史记》有刺客、有游侠,这是中国江湖特有的人物,史太公缀而成篇,传以后世,让他们比肩于王侯将相,旨在赞颂中国之“道义”。一部《史记》,如没有此种精神,世家列传徒具其表耳。施耐庵作水浒一百单八人,也是太史公之志。武松便是此种精神的延续者,他既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也是“以武犯禁”的侠客。武松报施恩之义,谢张都监之看觑皆是此遗风,不爱其躯,赴人之困厄,虽千万人吾往矣。报人之恩,不惜热血,肝脑涂地,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众人遇我,以众人报之!是比肩聂政、荆轲、郭解一类的侠士!那些以为银钱可以收买,恩情可以笼络的人,是不懂中国江湖的!
近代以来,多有为潘金莲翻案者,以为潘金莲嫁了武大,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其实即使插,也是光明正大的插,并不是巧取豪夺。我并不是不解风情的人,也不是礼教的卫护者,婚姻是千百年来男女最妥帖的相处方式,也许婚姻有很多缺点,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方式取代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家庭和社会的认可。三媒六证,明媒正娶是中国婚姻的神圣礼节,中国婚姻程序之复杂,禁忌之多,甚至偏于琐碎,都证明了婚姻不仅是男女间的大事,更是一个家庭的大典。婚姻不仅被赋予了传宗接代的责任,而且还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远不止男欢女爱那么简单,那种以貌取人来衡量婚姻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偏颇。男女之大防,似乎没有必要,甚至偷情都可以被原谅,但是为了欢愉,谋害亲夫,就是十恶不赦了。如果说初见,我对潘金莲还抱有同情,但是卖弄风骚,以色挑人,就偏于放荡,也输了风姿。长嫂如母。武松对潘金莲只有敬重,没有一丝淫邪之心。武松自幼耍酒于三街六市,怎么会不懂得风情?只因为兄长如父,心中敬畏若神明,怎敢对嫂子有一丝亵渎之情。之后,潘金莲偷汉杀夫,打碎了他心中所有的尊崇和秩序。潘金莲淫荡,他以为天下女人都淫荡。潘金莲恶毒,他以为天下女人都恶毒。故十字坡遇孙二娘,快活林遇蒋门神小妾,皆是风言风语,轻蔑撩拨,这种不庄重,都是心中恶因作崇!
武松之豪气,武松之神勇,独树一帜,无人可及。但我每读武松,反有一种悲悯在心中,我以为武松是个少年,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英雄少年。武松自幼失去父母,与兄长相依为命,又流亡江湖多年,其中风雨,无处可诉,他心里是有很多委屈的。武松视长兄为父,视宋江、施恩、张都监等为兄弟,旦有召唤,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义不容辞,这是武松之侠风,也是武松之依赖。一旦这种感情变成欺骗,武松之反应比一般人更激烈,他不容人辜负他,因他也不会辜负人。所以万般伤心,变成熊熊怒火,他一路杀将过去,鲜血淋漓,是对人情、对世界之失望。横海郡宋江与武松,食则同席,睡则同榻,俨然亲兄弟一般,但是聚义梁山后,宋江的亲信是花荣、秦明、李逵一班人,不知为什么倒是疏远了武松,以后大小征战,万军之中,孑然一身的武松杀进杀出,我看到的是一个有些落寞的背影。
作者:柳斌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