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腔”又称“喝喝腔”、“呵呵腔”、“柳子调”,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土生土长的“哈哈腔”,在表演行当方面生旦净丑各行皆有。表演特点以细致、逼真、轻松、幽默见长。像汲水、纺线、梳头、缝补、做鞋等动作,表演者通过艺术手段细腻地表现出来,在戏中,各种行当常常出现一些引人发笑的表演动作和诙谐风趣的唱念。“哈哈腔”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分十余种基本板式,器乐分文场和武场,文场的主奏乐器是笙、板胡和竹笛,武场一般使用四大件(板鼓、大锣、京钹、小锣)。


2006年5月,“哈哈腔”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主要流行于河北沧州、衡水、保定、石家庄及山东德州等地。“哈哈腔”的发展经历了当地民间歌舞、民间小戏两个阶段,最后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传统剧目100余种,以喜剧风格见长,代表剧目有《王小打鸟》《三拜花堂》等。“哈哈腔”各行当唱腔大体相同,惟旋律稍有区别。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三路流派。东路流行于山东德州和河北东南部,中路流行于沧州、衡水地区,西路流行于保定及廊坊部分地区。


为将“哈哈腔”这一濒临失传的剧种传承下去,武邑县龙店乡中王孝村“哈哈腔”第四代传承人,60岁的狄小强创办了“哈哈腔”业余剧团。这个剧团共有演员35人,一直坚持义务演出,每年巡回演出150多场。演员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平均年龄也有50多岁,别看年龄大,但是一到台上就来了精气神,风采不减当年。狄小强说,小时候看到父亲在台上入戏入景,自己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剧种传承下去。该剧团的剧目多以传统的民间生活故事为题,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士》《李香莲卖画》《送女》《朱买臣休妻》《卖水》《一家闷》《小林松》《绣鞋记》《双吊孝》《三怕婆》及新编剧目《迁坟》等。


近年来,“哈哈腔”业余剧团利用传统剧目及新编剧目,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传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革除陋习、睦邻友好、安居乐业。


“哈哈腔”积淀了中国戏曲和许多武邑历史文化层面的艺术创造,凝聚了历代艺人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武邑当地社会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当地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数百年来,“哈哈腔”在武邑当地民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俗节日、生老病死、休闲娱乐都要演唱“哈哈腔”。


在“戏曲文化进校园”的号召下,“哈哈腔”业余剧团的演员们在龙店乡清秀小学进行义务讲课,让这一传统剧种走进了学校,现在每个学生都能学上几步、唱上两段,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这一戏剧文化的无穷魅力。如今,狄小强仍在继续培养着年轻的传承人,不断壮大队伍,扩大影响力,并加大了新剧目的研究创新,力争把这一群众喜欢、极富特色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作者:张 静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