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特色产业培育与民生服务提升,将乡村振兴蓝图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民生幸福”的乡村新画卷。




党建铸魂聚合力,干部带头促发展。该镇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村“两委”干部争当“领头雁”:邓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让集体经济红利惠及全体村民;武家庄村党员干部带头钻研玉菇瓜种植技术,以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张泡庄村党员干部牵头整合山楂种植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同时,打破村域界限,整合土地、技术等资源推动产业抱团发展,通过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将敬老爱老、爱国奉献等理念融入日常,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产业筑基兴乡村,“一村一品”富村民。该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精准发力培育特色产业,让土地“生金”、村民增收。邓庄村打造“订单育苗”金字招牌,通过“村集体+承包户+农户”模式,既带动村民增收,又以村集体租金反哺基础设施建设;许家庄村深耕葡萄种植,串起种植户致富梦;武家庄村30亩玉菇瓜标准化大棚实现一年三茬高效种植,单个大棚年收益达10万元;张泡庄村千亩山楂林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大金星”等品种错峰成熟规避市场风险,带动农户每亩年增收2000余元。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共富筑牢了坚实根基。


民生暖心增福祉,实事落地显温度。该镇持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让乡村既有“筋骨”更有“温度”。邓庄村为高龄老人举办集体庆寿,配套文艺表演、健康义诊和慰问品发放,让老人感受集体温暖;曹家庄村每月常态化开展“爱心义剪”,志愿者细致服务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头”等难题;欧家庄村开展“三送”综合服务,文艺表演、免费义诊、科普宣传同步推进,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一系列惠民举措补齐了公共服务短板,更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让乡村振兴更有温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