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进的衡水·‘十四五’答卷”第六场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衡水市以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重要抓手,系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与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全市数字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智慧城市发展实现“能级跃升”。我市于2020年入选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2023年以四星级标准通过验收。累计实施23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74亿元。目前全市5G宏基站达8864个,基本实现城乡无缝覆盖,家庭百兆光纤、小区千兆接入实现全覆盖。市大数据中心已承载27个部门142个业务系统上云,每年节约财政资金超2000万元。


城市治理与惠民服务实现“立体化”升级。建成覆盖城管、交通、生态、应急等领域的智慧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从“平面”走向“立体”。智慧金融平台入驻49家金融机构,发布融资需求1066亿元,累计投放696亿元,服务企业2.8万余家。智慧教育、医疗、医保、人社等系统也构建起全方位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多领域”落地。我市积极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目前全市已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54个,涵盖现代农业、化工、能源、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在“数据要素×”大赛和雄安未来之城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中,我市共有8个项目获奖,生产运营安环一体化化工大模型、鑫考教育智能阅卷模型等创新成果在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布并获优秀创新成果奖。


总结过往成效,谋划未来发展,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数字衡水”建设,推动更多智慧应用场景落地见效,为市民高品质生活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