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衡水市委网信办主办的“‘衡’聚网络正能量 ‘水’润e心好风尚”展示交流活动征集阶段已经完成,现进入优秀作品网上展播阶段。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好故事——扎根一线写民生 光影笔墨传真情
孙浩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新闻工作者,她始终扎根采编一线,以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深入基层捕捉民生热点,以有思想、有品质、有情怀的新闻作品架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讲好“小而美”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
她深耕基层,始终秉持“脚底板下出新闻”的职业理念,用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民生热点,以细腻的笔触记录时代变迁。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她注重挖掘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经济发展等领域,深入一线采访,用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案例展现基层工作的亮点和成效,传递社会正能量。她采编的《衡水桃城区:让党群服务中心更有“温度”》在“学习强国”总平台刊发,《让杏林药香融入城市烟火》《桃城区邓庄镇“订单山药”丰收》《桃城区:办好民生实事 绘就幸福底色》《2024中国衡水轻型飞机大师赛暨中国航协轻型飞机运动积分赛开赛》《桃城区:文化服务“沉下去” 群众幸福“提起来”》等在“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河北日报客户端、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共产党员网、冀云客户端等省级媒体刊发。
基层“泥土香”,让新闻报道扎根百姓生活
纸上波澜,笔底春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她始终坚信:最鲜活的新闻永远生长在基层的沃土里。她愿做“泥土里的记者”,俯下身,听最真实的声音,讲最朴素的故事。
在参与报道东明村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时,她记录了东明村从“菜篮子”到“聚宝盆”、从“小集市”到“大枢纽”、产业“甘霖”润泽全村的过程。从村民、商户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东明村“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生动实践。这次经历让她明白,媒体的价值不仅是传播信息,更连接政策与民心。而作为“好网民”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奋斗者的故事,都被看见。
镜头记录社会美好,展现桃城幸福画卷
她以镜头为眼,捕捉桃城区的发展脉动与人文温度,用影像书写城市的诗意与温情。在生态建设领域,她深入滏阳河畔记录鹭鸟翩跹,用镜头呈现“水清岸绿、城水相依”的治理成果;聚焦政务服务,她挖掘“小窗口”里的“大情怀”,拍摄《暖心服务传递税务温度》的暖心画面;在经济发展方面,她到花卉市场拍摄《年宵花俏迎新春》组图,到邓庄镇甘蔗种植田拍摄游客体验“南蔗北种”的乐趣……她的作品始终秉持“美”的视角与“暖”的基调,让桃城的生态之美、发展之效、人文之韵跃然屏上。
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她愿继续做那个提灯的人,用文字的微光照亮未被讲述的角落,让平凡人的故事成为穿透岁月的力量。她始终相信:每一篇带着油墨香的报道,都是写给时代的散文诗;每一帧定格美好的画面,都为城市留下温暖的注脚。
编辑:董策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