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救护有四招,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一步都不能少!”“心肺复苏按压时,掌根要牢牢贴紧胸部中央,垂直向下发力,频率得稳住每分钟100到120次!”……10月16日上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培训教室里,传出阵阵清晰的讲解声。由衡水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联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的急救技能培训,正为全市道路运输行业企业代表“充电赋能”。



此次培训,瞄准道路运输场景中的应急需求,力求把专业医疗急救知识变成司机们握在手里的“安全利器”,推动搭建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响应”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的“双轨模式”,医院派出急诊科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急救专家担任讲师。从常见的外伤处理,到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心肺复苏全流程,再到突发疾病的应急响应技巧,讲师们既掰开揉碎讲清专业原理,又手把手指导大家动手操作,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司机们的日常行车场景,非常实用。






培训现场,司机们的专注劲儿十足。有人盯着讲师的动作,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要点;有人在实操环节主动上前,按照指导反复练习按压姿势;还有人围在一起,交流着平时遇到的突发情况该如何用新学的技能应对。“以前跑长途,路上碰到有人受伤或者突发不适,我总慌得不知道该干啥!”一位老司机练完心肺复苏,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现在学会这些真本事,不光能保护自己,万一乘客或者路上其他人需要帮忙,我也能伸上手了,这培训太及时、太实用了!”


“生命安全大于天,咱们运输行业的从业者天天在路上跑,掌握急救技能就是给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加道‘保险’。”衡水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副书记陈兴隆表示,接下来他们会持续组织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切实提升道路运输行业从业者的安全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