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衡水故城县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病房里,刘大爷的女儿握着医生的手反复道谢。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该院医护人员打破“先缴费后治疗”的常规,以“生命至上”的医德担当抢出40分钟急救时间,更以中西医结合的精准诊疗,为71岁老人筑起生命防线。


今年71岁的刘大爷是故城县夏庄镇村民,十年高血压病史始终控制不佳,血压最高达160/110mmHg。一周前,他活动时频繁胸闷胸痛,每次持续10至3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因未重视迟迟未就医。直到就诊当天,胸痛突然加剧且持续不缓解,女儿才急忙将他送往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高度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科医护人员接诊后,仅用几分钟就完成初步检查,结合症状迅速判断病情危急,当即启动院内急救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心血管病科主任牛锋会诊。“必须立刻做冠脉造影,明确血管堵塞情况!”牛锋赶到急诊后,通过快速评估敲定诊疗方案——只有尽快查清堵塞位置,才能精准实施介入治疗。


可就在术前准备的关键节点,一道难题拦住了救治脚步:刘大爷的儿子在外务工,陪伴就诊的女儿凑不齐住院和手术费用。“钱可以后补,人命等不起!”面对家属的焦灼,牛锋当即向医院汇报,而医院的答复掷地有声:“开通绿色通道,所有治疗先上!” 




这句承诺的背后,是医护人员对医德的坚守。在牛锋的带领下,介入团队迅速到位,手术台、器械、药品同步准备就绪。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刘大爷心脏前降支堵塞达85%,且斑块已破裂,随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动作再快些!”牛锋一边安抚麻醉后的患者,一边带领团队精准操作,导丝定位、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整套介入手术一气呵成。当支架成功置入的瞬间,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刘大爷的胸痛症状瞬间消失。


从刘大爷踏入医院大门,到血管成功开通,全程仅用40分钟——这一速度远低于国家卫健委要求的90分钟急救时限,更比常规流程快了近一倍。“不是我们动作‘急’,是患者的命‘等不起’。”术后,牛锋擦着额头的汗说,作为医生,守住“先救人”的底线,比什么都重要。


手术成功后,医护人员的责任并未结束。考虑到刘大爷术后恢复需求,心血管病科团队又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通络药物。“这些药物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栓风险,还能调节机体气血平衡,帮老人从根源上降低复发可能。”主管医生解释道。如今,刘大爷的心脏功能逐步恢复,每次查房时,他总会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念叨:“是你们把俺从鬼门关拉回来,你们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医生!”


 “‘先救治、后缴费’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是刻在每个医护人员心里的准则。”医院负责人表示,自建院以来,该院始终要求医护人员把“医德”放在首位——遇急危重症患者,先开通绿色通道;遇经济困难家庭,先落实基础治疗。此次刘大爷的救治案例,正是医护人员践行“生命至上”誓言的缩影。


未来,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团队将继续以医德为帆、以技术为桨,依托省级三甲医院专家团队资源,在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效率的同时,持续深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以“急救速度”抢生命,以“人文温度”暖人心,切实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