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发布会,雄安新区已集聚重点人工智能企业67家,数字科技企业200余家,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加速集聚成势,创新生态初步形成。
雄安新区将垂直大模型和应用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重点方向,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场景赋能三个维度,依托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中试基地等平台载体,构建人工智能"门对门""上下楼"的开放化、全栈式产业生态格局。
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梅新阳: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10家估值100亿企业,100家AI骨干企业,形成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新范式、新样板。
依托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加快构建高质量智算服务能力,谋划建设雄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打造算法协同、算力协同、云网一体、自主可控的城市级计算体系。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雄安集团数城公司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中矿数据矿产资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和中国星网空天可信数据空间三项入选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梅新阳:
联合清华大学院士团队组建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一个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和六个公共实验室,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科技项目攻关,目前首批8个方向13项科技攻关课题已落地雄安。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疏解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开展大模型的自主研发创新和试点应用,目前已开发垂直大模型17项,涉及工业生产、金融服务、医学健康、气象应用等领域。
以典型场景为牵引,在政务服务、工程建设、生态环保、城市运行等领域,打造近20项创新应用场景,积极赋能城市建设发展。主动借力央企数科联盟的资源整合优势与产业带动能力,加快吸引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主体落地雄安。已集聚重点人工智能企业67家,数字科技企业200余家,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初步形成。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拔节生长看雄安】雄安新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