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集控自电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借助科技特派团协助研发的新技术,企业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6%,年营业收入接近2亿元。


科技特派团坚持需求导向,精准聚焦企业技术瓶颈,助力企业研发能力持续跃升。尼特智能科技特派团围绕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开展联合攻关,与燕山大学共同破解产品安全风险,优化结构设计,指导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财政补贴30万元,带动企业年研发投入增加187万元,并新增就业岗位55个。北方管业科技特派团针对生产线良品率低、能耗高等痛点,研发金属补偿器构件内高压加工工艺,使生产线能耗降低18%,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2%,年产值增长10%,新增利润300万元。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青冶金阀门科技特派团研发的自动化焊接机器人,融合智能识别焊缝与闭环控制等技术,将重复定位精度提高至±0.005毫米,生产效率提升12.5%,年销售额达1.5亿元。莱特流体科技特派团研发的“鱼鳞式均压布水装置”,使污水处理设备布水均匀率提升80%,助力企业签订订单金额超过2000万元,建成智能化生产线1条。


“企业出题,特派团解题”的模式已成为推动技术攻关的重要路径。瀚丰长白结晶器科技特派团围绕镀层脱落问题优化工艺,增强镀层结合力,延长了结晶器使用寿命,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率降低10%,带动研发投入增加100万元,并吸引多家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天秦装备科技特派团联合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研制“玻璃钢抗冲击性能检测设备”,融入先进算法,显著提升检测效率,推动材料行业数字化升级,同时筹划建设500平方米的军民融合科普基地,投资超过500万元。


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科技特派团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北方管业科技特派团应用自动化焊接装置,有效缓解了金属波纹管焊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焊接精度提升20%,故障率下降30%。正在转化应用的金属补偿器远程监测系统预计于2026年投产,可实现监测成本降低30%,数据准确性显著提升。莱特流体科技特派团依托与企业联合申报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将双旋流过滤技术成功应用于钢铁企业层流及浊环水处理系统,实现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政策协同也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市科技局专门出台《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工作的六条措施》,从研发支持、人才引育到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保障。目前,全市有16个“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270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一线。他们作为“技术顾问”,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000多场,攻克57项关键技术,转化44项成果,搭建31个创新平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基础。从消防电子到生物制药,从高端装备到节能环保,科技特派团正以智慧赋能提升质量,推动“小巨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智恩表示:“科技特派团不仅是技术外援,更是创新伙伴。他们的支持让我市‘小巨人’企业在行业赛道中跑出了加速度。”

来源:秦皇岛日报
原标题:助力“小巨人”企业释放大能量 秦皇岛市科技特派团为企业破解难题催生新质生产力